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十三岁(125)

作者: 大梦三醒 阅读记录

“去吧去吧。”老夫人叹了口气,让持朱送俞疏桐和李氏出去,自己在罗汉床上干坐了许久。

王妈妈见状拿出俞溶溶交给她的栗子糕,摆到老夫人面前,笑道:“老夫人,这是方才二小姐喊我过去,要我拿给您的栗子糕,外边包的荷叶。您平日最爱吃了。”

老夫人懒懒地看了一眼,捻了一块放进嘴里,其余的又让王妈妈拿下去了。

王妈妈劝了又劝,老夫人始终没胃口,这些栗子糕最后还是落入了下人的肚子里。

李氏跟在俞疏桐出了老夫人的院子,到了醒梧轩前她加快脚步走到俞疏桐前头入了屋子。

俞疏桐步子不变进了屋子,转身关上房门,就听身后一声闷响,回头就看到李氏跪在地上对她磕头。

“李姨娘这是做什么,快请起。”俞疏桐低身要扶李氏起来,李氏反握住她的手道:“小姐不应下我的事,我是说什么也不会起的!”

“李姨娘有事不妨起来再说。”俞疏桐道。

李氏说什么都不起来,她仰头望着俞疏桐眼里慢慢聚起水雾,顷刻便凝聚坠落,“小姐,我跟国公爷去北海,来去光行程就要花去一两个月,我女儿还在陆曼手里,我放心不下她。我也不求小姐时时照看她,只要偶尔去清辉院代我看一看她,我便满足了。有小姐在,我好歹能放心,能知道我女儿在陆曼手下活着。求小姐一定应下我的请求。”

“夫人说什么也是国公府的主母,清清在她手下即便过的不好,也不会丢了性命。李姨娘尽管放心。”俞疏桐安慰着她,把她扶起来拿帕子擦掉她的泪珠,“李姨娘若实在不放心,我应下就是了。只是你也知道,我与二婶向来不对付,能帮衬多少,我也说不清。”

有了俞疏桐的应承,李氏一颗心总算放下了,类似失去大女儿的恐慌她不想体味第二遍。

见李氏冷静下来,俞疏桐也不废话,道:“其实我也没什么东西要你交给我爹的,只是有一句话,望你务必带给我爹,也千万莫要让他人知晓,尤其是我二叔。”

李氏有求于她,自然也应下了她的事。

俞疏桐望着李氏的眼睛一字字道:“李姨娘帮我告诉我爹:在北海,无论俞敬谦说什么,或者给他什么,让他,别信、别拿。我说的,李姨娘记清楚了吗?”

第68章 回京

收拾妥当,俞敬谦带着李氏和家中妻小道别。俞疏桐扶着老夫人去国公府门前和俞敬谦道别。

俞敬谦见老夫人来了,快步走到老夫人跟前,搀住她道:“娘腿脚不便就不必来送行了。这要磕着碰着,儿子在路上还得担心您。”

老夫人一听这话立马有些不高兴:“我看你是盼我早些躺床上,省得碍你的眼。我这腿脚月月带我上千佛寺,也没见出什么事,到了你嘴里就成了腿脚不便了。”

“您这不是钻牛角尖吗,儿子关心您,您反倒觉得我话里的意思是抱怨您怎么还能动弹。”俞敬谦笑了笑,把话头转向俞疏桐,说道:“你爹的事你放心,二叔会查明的,他是我大哥,我也不愿见他蒙冤。”

俞疏桐点了点头,道了声谢,抬手拭去老夫人额上的汗,问道:“祖母热?”

“出房门的时候,你们给我加了好几层衣服,能不热吗!”老夫人一指头戳到她头上,抱怨了声。

“是孙女的不是,早晨风大,想着外面会冷,便给您加了件衣裳,没想到出来风又停了。”俞疏桐指了指天道,“这天气变化,孙女也预料不到,您要怪,就该怪这天气。”

“二叔也是,听说北海天候变幻不定,早上下雨中午停,今儿大晴天明儿就能下雹子。行李里最好多备些衣裳。”

俞疏桐转向一旁向李氏道:“李姨娘到了北海也要多注意二叔的身子。二叔大病才好,去的路上又是旱路又是水路,舟车劳顿,别到了北海又病倒了。”

李氏看了眼俞敬谦应道:“晓得了,夫人先前也叮嘱过我,三小姐又叮嘱一遍,我必定谨记于心。”

“没有好身子,二叔又怎么帮我爹洗清冤屈,我当然要上心些。祖母说是不是?”俞疏桐眨了眨眼,老夫人暗瞪她一眼,让她少说两句。

俞疏桐轻咳一声,乖巧地退到老夫人身后。

俞敬谦轻笑道:“疏桐也没说错,儿子此去北海是替皇上查案,也是去帮大哥洗清冤屈的,当然要多小心。”

老夫人意味不明地瞟了他一眼,没说话。

“大哥不在京城,疏桐就安心留在国公府陪你祖母,府上若有人欺负你,也自然有你祖母为你撑腰。我这几房妻妾儿女平日多被我娇宠着,也爱戏弄人,若有人戏弄到你身上,你只管记着,等我回来告知于我,我替你收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