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介书生(49)

作者: 诉寒江/云舞寒江 阅读记录

齐王府的仆从们不久后就接到了一则奇怪的命令,齐王他突然下令把瑶京全城书店里的诗词集至少买一本回来,越齐全越好。

这种摸不清头脑的命令,加上齐王府的仆从满瑶京的行动,一时间消息传遍瑶京,人人都知道了这位摄政王爷突发奇想对诗词有了兴趣。

一连几日,齐王府的仆从都在瑶京各大书店搜刮书籍,其狂热程度令人咂舌。

消息传到樊渊耳里的时候,樊渊几乎一刹那明白了原因,骤然展颜一笑,轻飘飘地做出评价:“有趣。”

跑来分享消息的杨述疑惑地上下打量起樊渊,慢慢道:“我说君行,你这反应稍显奇怪了,让我想想,齐王的动作难道和你有关?”

杨述不会忘掉齐王一直对樊渊很是特殊的态度,齐王的异动其他人不会多想,杨述却不由自主地往樊渊这里猜。

樊渊乃是一甲探花,文采斐然,齐王的造诣就没什么人知道了,若说为了讨好美人跑去学诗词,这种解释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樊渊不用费力都知道杨述是怎么猜的,不过这事还真和他有关系,他便也没有反驳,权当默认。

杨述看他默认,不由手一抖,简直是受到了惊吓:“可这动静也太大了点吧?”

樊渊懒洋洋地合上书页,随意从书架上抽出另一本书,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你觉得齐王这个人的脑子是否算得上聪明?”

翰林院的工作本来就比较清闲,或是看书或是下棋,三三两两窃窃私语并不突兀。

杨述似有所动仔细思索,沉吟片刻,看四下无人注意他们这里,才蹙眉小声开口道:“齐王一向性情暴戾,处事蛮横,少有用非暴力的手段处理问题。不过先帝诸子,懿文太子英年早逝,六王作乱叛上,宗室零落十不存一,齐王能在这种动乱之中活下来,还有了今日摄政之权,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这些确实被很多人遗忘了。自元载帝继位以来,身为摄政王的齐王的手段太单一了,左右就是不服就打,不讲道理。所以众人眼里齐王也不见得有多聪明,可他们已经忘了,只有一种手段的话,当年尚且弱小无依的齐王如何成为如今万人之上的齐王?

“此事你心知即可了,子言,不如来说说林家之事如何了?”樊渊无意在这方面多说,他只是想提醒一下这位同伴别掺和这些事。

好在杨述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识趣,顺着樊渊的话题就转了方向,一五一十地回答:“后位之事兹事体大,林迁虽有意动,但你们樊家他们也不敢轻易得罪,若是樊家不松口,为了后位交恶樊家,呵,他们还不至于蠢到这种地步。不过林迁已经请林家暂时延缓了婚期的商讨,你们樊家那边似乎也不着急。”

“几日前,渊写信告诉了家父,渊已有倾心之人,愿以正妻之位待之。”樊渊知道杨述想知道什么,也没有隐瞒,坦然相告,虽然称呼从未真正谋面之人为“父”有点奇怪,但是樊渊还是没有改口,“家父或许正在打算让渊回心转意。”

“这不是一问问你身边管家就知道你有没有的事,没必要这么说吧?”杨述咋舌。

樊渊一笑置之:“自然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的。”

颜秀儿不就是现成的嘛。演技那么好,处处表现对樊渊的一往情深,加上樊渊刻意纵容,樊府别院谁不知道三少爷对颜秀儿似乎也有意呢?

似是物品掉落,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樊渊和杨述随着声音来源之处看去,书架上的架子像是因承受不住某种力道而崩裂,一堆书籍散开摔落在一旁。

“谁?”这动静不小,把附近的人吓了一跳,附近的翰林院同僚纷纷看来。可是书架后空无一人,就像是书架年久失修自己断裂了一样。

众人惊魂未定的跑上前查看,而樊渊原地站了一会儿,他的视线从书架的位置移开,看看地上散落的书籍,翰林院的书籍分类精致,那一边的书都是属于……

樊渊最后往头上屋檐上瓦砾处看了看,他似乎看出来了一些什么,又似乎全然没有。

“怎么了?”杨述不解地问。

末了,樊渊只轻声回道:“无妨。”

若是他没记错,那一边的书都是前朝各色诗词……

——————

下值的时候,走在回樊府别院的路上,樊渊忽然停下了脚步,默默侧过头看向路边。

男人高大挺拔的身影立在绯红苍茫中,坚毅侧脸染着稀薄的暖橘色的流光,模糊了他脸上的表情。他站在灯影下,玄黑的衣一大半都和周遭的阴影融成一片。

樊渊没有再往前,也不曾往路边走。他停在街道中,安静的站在那里,任身前身后人来人往不曾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