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纪事(65)

作者: 绿梅枇杷 阅读记录

“就说我急病——”

“难道回家就好了?还是说外头的大夫,能比太医强?”嘉言道,“我就不说你回家没人照顾了。”

嘉语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一时沮丧:“真没办法吗?”

嘉言瞧她这样子,忍不住问:“到底为什么要回家?回家做什么——是因为落水的缘故吗?”

“自然不是。”嘉语瞧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只觉得有一万句话,却半个字也出不了口。只叹了口气,“阿言我问你,太后杖毙了小玉儿,不怕陛下生气么?”

她不知道回府能做什么,但是她知道困在宫里,就什么都做不了。她必须离开,这里太危险。皇帝的笑容,给了她这样的紧迫感和焦灼感。那就仿佛是一只在生死边缘辗转太多次的小兽,能够轻易判断出风雨将至的气息——那并不容易,那是她前世后半生全部的收获。

“这事儿啊,”嘉言笑了,其实她也一直有感觉,自她从宝光寺归来,她阿姐像是变了很多,心事比以前更重,像是一颗心戳了十七八个孔,每个孔都装了没完没了的事,当然嘉言和她并不那么友爱,所以这时候口气里难免幸灾乐祸,“阿姐你怕了?”

嘉语竟点头道:“是,我怕。”

嘉言越发好笑:这么多天以来,这还是她头一次在她阿姐面前占上风呢。忍不住沾沾自喜:“姨母怎么会怕皇帝哥哥呢,阿姐你想太多啦!”

那也许是真的。就算皇帝因为小玉儿的死怨恨太后,他能做什么?他能怨怼太后?他如今才十四岁,权力在太后手里,就算太后要废掉他,他也只能受着。是的,他什么都不能做,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更温顺和听话。

但是小玉儿的死……等等!嘉语眼前猛地跳出“清河王”三个字。如果皇帝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没有做,那么清河王怎么死的?

嘉言瞧着她又不说话了,百无聊赖地问:“阿姐不出去赏花吗?”

嘉语知她爱热闹,定然是呆不住了,摇头道:“我就不去了,你去吧——帮我把锦葵叫进来。”

嘉言也不与她客气,应了一声就出去了,不多时候锦葵进来,又哭又笑:“三娘子!”

嘉语这时候想起她方才哭喊,有种隔世的遥远感和庆幸感——不管怎么说,她还活着,她又安然度过一劫,不是吗。

她笑着说:“你过来。”

锦葵走到她跟前。

嘉语问她:“你什么时候发现我落水的?”

锦葵扑通跪下:“娘子恕罪!”

“恕罪?”嘉语笑了,“你这说的什么话,你有什么罪,要我恕?”

锦葵言辞恳切:“奴婢明知道三娘子喝醉了,还放任三娘子一个人,以至于出事……如果奴婢一直在三娘子跟前,就不会出这样的意外,奴婢实在罪该万死!”

这话里的荒谬,嘉语是知道的,无非归罪。主子是永远不会错的,错的总是奴才。不过嘉语并不打算拿这个问罪她。即便她当时真的醉了,锦葵去取醒酒汤也是对的,画舫并不是危险之地。何况她没有醉。

而取一碗醒酒汤,也费不了多少工夫。

嘉语的目光落在锦葵的头顶,鸦鸦的发,底下白皙的肌肤,和压得低低的睫毛。是个温柔清秀的小美人:“我不过是想问你,什么时候发现我落水?”

锦葵道:“奴、奴婢取了醒酒汤来,在船尾没有看到姑娘,就一路找了过去。”

“找了很久?”嘉语问。

锦葵这次犹豫了更长一点时间,像是在回忆:“也不是很久。”

“你看见什么人了吗?”

“奴婢看见……”锦葵吞吞吐吐,身子也在抖,像是极度的恐惧。嘉语说:“你说罢,无论你看见了什么,我恕你无罪。”

锦葵低了头,声如蚊蚋:“奴婢看见……看见宋王殿下。”

第42章 图谋出宫

“除了他。”

锦葵眼睛里些许茫然:“三娘子的意思是——”

“你看见了什么?”嘉语重复,“无论看见了什么,都告诉我。”

“可、可是……除了宋王,奴婢就没有看见其别了。”锦葵更加茫然。

嘉语闻言,微微颔首,仍是没有叫起,却问:“那么当时,那碗醒酒汤……去哪儿了?”

“醒、醒酒汤?”锦葵像是到这时候才想起,“啊”了一声慌忙要站起来,又跪回去,“当时奴婢打了醒酒汤回来,发现三娘子不在,就随手搁在窗沿上,想找到三娘子再说——”

嘉语看着她不说话。

“后来三娘子出了事……”锦葵在她的注视下,硬着头皮往下说,“奴、奴婢就把它给忘了。”

“你说谎,锦葵。”嘉语一字一顿地说。这样的语速,让每个字都如钉子一样敲进锦葵的耳朵里,那种冲击力,冲得锦葵身子一晃:“奴婢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