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纪事(621)

作者: 绿梅枇杷 阅读记录

太后摇了摇头,信步走去,这皇宫原是极大,只是她平日里并没有太多留意——便是这后宫之主,行、坐、卧也不过三五处。

冬已过半,草木凋零,而天色将暮,更添了冷清凄凉。

“阿穆这些日子可好?”太后忽地问起。

穆皇后是皇帝亲定,太后没有插手。对于这位皇后,太后既不特别喜欢,也没有特别厌恶,素日里不过晾着。好在这位皇后也是省事,讨不了太后欢心,也讨不了皇帝欢心,竟也我行我素地过了下去。

以她的出身,大体上总出不了错。只要穆家不给她生事,皇家就当是供个菩萨,物质上总不至于亏了她。

只是青春正好的年岁,这样形神如枯木,多少让人唏嘘。

琥珀中规中矩应道:“皇后贞静,是陛下的福气。”

“是啊。”太后突兀地笑了一声。从陆皇后到穆皇后,皇儿倒是挑了个不多事的。从前先帝的于皇后也不多事。

从聆音阁阁绕过去就是润景殿,再过去长亭,华阴殿,兰池……不知不觉走出老长一段路,琥珀提醒道:“太后,前头是式乾殿了。”

太后又怔了怔,在风里站了片刻,琥珀给她披上披风,铅灰色的风吹过她的脸,她说:“你跟着我,有多少年了?”

“回太后的话,琥珀跟着太后,有十三年了。”

太后“哦”了一声,她原是记得的,只是忍不住要问。十三年。先帝驾崩前夕,国事尽托了清河王——其实她后来想过,如果不是当时先帝病来得急,周肇征蜀未归,兴许还轮不到清河王。

那后来……也就轮不到她了。

先帝那头咽气,周氏这头就满宫搜她,她躲在掖庭里,大气也不敢出。死了好几个宫人。哪条路不是血染红。那些拥她上位的人,就一定怀了什么好心么,也不见得。无非怕外戚坐大,不好收拾。

——要论外戚跋扈,她姚家如何及得上周家。她又用了几个私人——太后自觉把始平王一家归入到宗室当中,并不算在外戚里。

想到周氏的手段……太后不知不觉打了个寒战。周氏进宫的时候,周家未起,于皇后还坐得稳稳的,膝下亦有嫡子。

皇儿……皇儿是心大了,见识却又短了。他知道什么,他知道他娘捱过多少日子才有的今天么。

灰影出了式乾殿,借着暮色一溜儿小跑,猛地就要斜穿过去,忽然耳朵一痛,人生生被提了起来,紧接着一声大喝:“站住!”

那灰影抬头来,不过是个八九岁的小幺儿,生平哪里见过什么大人物,登时慌了个手足无措,开口也结结巴巴,半天没说个子丑寅卯出来。琥珀不耐烦,直接训道:“见了太后,还不跪下?”

小幺儿“扑通”跪了下去,乱七八糟地磕头喊:“太太太……太后万安。”

太后这才回过神来,定定瞅了他一会儿。小幺儿半晌没听见叫起,又抬头来觑了一眼,吓!小脸都煞白了。

“太后?”琥珀也察觉到不对劲,喊了一声。

“搜搜他身上……”太后轻飘飘抛下一句,却自顾自往前去了。琥珀跟之不及,只得把气都撒在小幺儿身上:“起来!”

太后并不知道会搜出什么,或者到这时候,搜出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她跨进式乾殿里,耳边是一声一声的通报:“太后——驾到——太后——驾到——”就如同寺里的钟声迢递。

脚步却是轻的,皇帝并没有迎出来,迎出来的是满脸惶恐的玉贵人。

“圣人呢?”太后问。

“圣……圣人在书房。”玉贵人战战兢兢地说。

太后往前走。

“太……太后!”玉贵人叫了一声。

“什么事?”太后问。

“妾、妾身谢过太后赏……”玉贵人结结巴巴地说。

太后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脚下不停。

“太后!”玉贵人又叫了一声。这次太后没有应,脚步一转,已经向着皇帝书房去了。玉贵人腿一软,几乎是瘫倒在地。她今儿不过才和皇帝提了声太后,尚未说到赏赐,皇帝脸色就极之不好看。

想到太后的雷霆之威,玉贵人挣扎着起来,又摔了下去,一咬牙,再爬了起来——可恨这不是在聆音阁,她总共就带了一个宫人过来,如今还留在里头呢。式乾殿的宫人,眼睛可都长在额头上。

好容易捱到书房门口,就听见太后不阴不阳地问:“陛下在写什么?”

“皇儿深感心浮气躁,正在抄《莲华经》。”

“……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