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纪事(126)

作者: 绿梅枇杷 阅读记录

她必然是被陷害的……但是这种事,贺兰袖必然不会自己出面,她一定会找一个人、她一定会找一个人来做替罪羊,还有谁比于璎雪更合适呢?假传谕旨,或者圣旨,或者下药,或者放火……于璎雪如今是宫里仆役,就算知道了上当,又能怎样?

如果是她……如果陷害于璎雪的人是她,嘉语心里闪过一个念头,正犹豫要不要和萧阮说,忽然听到风声——

萧阮也听到了,他甚至还听到了弦动的声音。这时候半分迟疑的时间也没有,他几乎是耗尽了全部的气力,翻身,扑倒嘉语,就势一滚,耳边嗡然作响,回头看时,一支箭插在地上,入木三分。

嘉语和萧阮对望一眼,心里闪过同一个名字:于瑾。

于瑾定然还活着——唯有如此,方才能够解释为什么于璎雪会来这里,并且在这里杀了碍事的车夫。

嘉语之前听说于瑾拿贺兰袖做人质就觉得蹊跷,他死在羽林郎手里更是蹊跷中的蹊跷——于家三代把持羽林卫,不可能没有一二心腹——要死在内卫手里也就罢了。如此想来,处处都是破绽。

于瑾不傻,于璎雪也不,就算从前傻过,家破人亡之后也再傻不起来。贺兰能够取信于她,支使她去式乾殿放火,在德阳殿里劫持她做人质,多半就是在擒拿于瑾这件事上做过手脚。嘉语也没有想到,贺兰敢放走钦犯——那简直不像是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能有的胆气。

嘉语制止自己再往下想,转头看萧阮:“你……能走吗?”

萧阮苦笑。

他几乎完全不能动。嘉语不可能背得动他。她自己带伤不说,先天体力也不足。于瑾的箭术他心里有数,最多百步的距离,不过此地四面是山,山路又极陡,射程百步,路程可远不止这个数。

无论如何,时间都不是太多。马车跑不过轻骑,特别这马已经跑了一天一夜,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一旦让于瑾发现他们杀了于璎雪——不,不必看见于璎雪,于家有今日,实在与他们俩脱不掉干系。于璎雪人在宫中所知有限也就罢了,于瑾如何不知道,只要让于瑾看见他们,后果可想而知。

就休说他们俩如今一个残一个半残了。

嘉语咬住下唇,半晌,说道:“我有个法子,不知道用得用不得。”

第82章 穷乡僻壤

于瑾赶到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远远山间传来狼嘷,长一声短一声,暗绿色的眼睛在草木间闪烁。

空地上就只剩下马车,车夫扑倒在地上。

环视四周,尘埃里的鲜血,被压倒的草木,染血的石头与地面,都显示这里发生过一场打斗……也许还不止一场。

于瑾下马,抽刀,走到车夫身畔,紧紧盯住马车,慢慢蹲身,刀尖把车夫翻了个身,再伸手探其鼻息——果然已经没气了。稍稍松了口气,顺手一捻车夫的衣料,以他的眼光,自然能够一眼就看出,眼前这车与车夫,都出自禁中。

宫里的人,于瑾寻思,如果是来抓他,轻骑就够了,马车……算怎么回事?

马车出行,不是贵人,就是妇人,没准两者兼具,贵妇人?于瑾唇边一抹轻笑,他可是洛阳城里的贵公子,贵妇出行,会带多少辎重,人手,他心里有数,就这么孤零零一辆车,还死了车夫……

于瑾放下车夫,疾行几步到马车前,飞起一脚——“哐当!”两扇车门大开,里间空无一人,倒是叠着几件衣物,是上好的蜀锦。也许是被自己的箭惊走了……该没走多远,于瑾翻身上马追了出去。

草丛里有人长长出了一口气:可总算走了!安置萧阮,处理于璎雪,摆置斗殴现场,她累坏了,于瑾肯定追不上马,他的马驮了人,她放走的骏马马臀上插了一刀,吃痛疾奔的马,天知道会将于瑾引向哪里。

但是回头看看几近昏迷的萧阮,嘉语又犯愁:没了马,他们要回洛阳可不容易,她见过伤患,萧阮伤这么重,要不发热也就罢了,要发起热来……也不知道朝廷的人什么时候才找得到他们。

连她自己也不清楚眼下所在,朝廷的人又怎么找得到?那些出来找他们的,心思恐怕也和她之前一样,以为于璎雪会往南走罢……嘉语左思右想,也没有什么好法子,夜色渐深,竟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这一觉自然比马车中睡得安稳,到天大亮了才醒来,日光刺目。过了好一会儿才适应,转头去寻萧阮,却见他双目紧闭,面如桃花。探手去,额头滚烫——果然还是发热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嘉语不通医术,对于发热的全部经验仅止于热敷,倒是听说过军中有用酒散热的法子,只是这荒郊野外,又哪里来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