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朝纪事(1239)

作者: 绿梅枇杷 阅读记录

昭询见老了。

昭熙觉得,要在街头看到,没准他会喊他一声“阿兄”。昭询说:“阿娘神志不很清楚了,说话不中听,阿兄莫往心里去。”

昭熙抱了抱他。

这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孩子了。他登过基,亡过国,他被幽禁在这里,他挣扎过,他失去了他的妻子。

如今他仅有的,就只有堂上老母,膝下稚儿。

“我没有想过杀姐夫,是姚仙童……”

“阿姐恨透了我,她不肯原谅我,她是永远都不会原谅我了……哪怕我死了,哪怕我曝尸荒野,哪怕我的头被挂在城墙上,她都不会原谅我了。”

相形之下,没守住江山反而没有那么痛——之前也痛过的,不知道怎么见阿兄,不知道日后怎么去见父亲。

但是阿姚说得对,天下原不是他家的,侥幸取之,不幸失之。

后来、越到后来,越痛的反而是他阿姐、他的妻子——他阿姐不会原谅他,永远都不会;他的妻子没法看到他们的孩子长大了。

他们没法一起老去了。

母亲的怨恨,尚可朝夕侍奉,以为抚慰;但是他阿姐,那个自小庇护他,爱惜他,给他挡风挡雨的人,他是怎么都无法弥补了。

昭熙说:“阿兄在海外得了一块地方,三郎要是不嫌弃,就跟我走吧。”

不要留在这里,日日伤心。

他们兄妹天各一方,够了;他们兄弟能一起终老,也算老有慰藉。

最后才来看嘉言。

他不知道该怎样安抚她。如愿死了。阿狸再怎么恨,昭询再怎么悔,都没有办法让他活过来。

已经这么多年了。他的小妹妹已经伤心了这么多年了。如愿是他的至亲手足,但是他也不想他最小的妹妹一直这么伤心下去。

孤零零一个人。

“我在长安,遇见了一个僧人。”昭熙说,“我带了他来。”

“我听说,你这些年一直在找巫人……”

嘉言看段韶,段韶摇头,表示不是他说的。

嘉言于是瞪了佳人一眼,佳人赔笑。

段韶说:“那僧人是有些神通,在吴朝颇有名气。”

嘉言于是点了点头。

法照被带上来。

他自小在寺中长大,人莫不以为他是天才。诵经,过目不忘;解经,鞭辟入里;讲经,顽石点头。他于是生出大抱负,要度化世人——然后他遇见了吴主,那个背负因果的男人,他轻轻巧巧说了一句咸阳王妃。

——他并不知道他瞧不上的师弟在元十六的刀锋之下救了他一命。

吴主没有骗他。最多是隐瞒了部分真相,比如说,他的因果不止是咸阳王妃贺兰氏,还有皇后元氏。

该死的没有死,原该还活着的死了。

他于是改变了志向,想要拯救天道。

那时候他没有想到会这么困难。最开始是奶声奶气一只虎——不是,一只老虎为什么叫得这么嗲?它吃素长大的么?

然后是当胸一箭——天子箭!

法照自小就跟着师父开导愚夫愚妇,不要陷入世俗的烦恼,他忍受过饥饿和寒冷,也经过长途跋涉,他原以为自己佛心坚定。

到这时候方才知道,佛心再坚定,肉身也是痛的。

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的时候。

从前看人烦恼,不知烦恼,不过是没有落在自己身上,至此方知,什么通透——不过是没有落在自己身上。

从前所悟,应有所误;如能不死,从头悟过。

皇后元氏来见他。

她开门见山告诉他:“我和我表姐贺兰一样两世为人,大师大约也已经发现了。”

法照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表姐不想回去,我也不想。”她说,“如果大师一定要强迫,那就要看大师肉身硬还是我的刀快了。”

法照无语,再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是天道放任我们姐妹重来,那么我们两世为人,便是顺应天道,大师所为,才是逆天而行——大师,什么是天道,什么是逆天,你当真明白么?”

法照低眉。

天意难问,他自知之。

“我知道大师是有慈悲心。我听闻秦汉之时,有方士能召人魂灵——不知道大师能是不能?”

然后他被带到了武川镇,安城王府。

他看着这个眉目明艳的女子,她已经不很年轻了,但是仍然光彩夺目。他双手合十,唱了一个喏,他说:“娘子有佛缘。”

昭熙觉得他的刀在鞘中颇不宁静。

段韶按住了他。

这小子倒是很沉得住气,昭熙心里想,比周小子强。

“什么叫佛缘?”

嘉言也是一呆。她可没想过她阿兄和段韶会带个和尚来度她出家——这和尚是觉得他脖子比较硬,还是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