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有庶夫套路深(722)

作者: 妖治天下 阅读记录

冯家之人只觉心一层层地发冷,无比的悲凉,接着便是木然。

周围的百姓们好事地围观着,对他们指指点点,不住地责骂,什么守不住应城,害死几十万的士兵,什么害得应城被屠。

又说冯家无耻,居然出了那样的恶毒女儿。

冯家之人多是女眷,纵有几个男的,也不过是七八岁的孩童,因为男人们全都在应城那一役中死去。

面对百姓们的唾骂,冯家的老太太只摇了摇头,然后领着一群人缓缓地步行出京。

现在他们穷得连坐车的钱都没有,以前交好的亲戚,个个紧闭门户,早已与他们断绝了来往。

秋风萧瑟,曾经也是名声赫赫的将门世家,就此永不复存在。

出了城门,一路荒野,只剩秋风相送。

这个时候,却见前面路中央站着一名五六十岁的灰衣嬷嬷,待冯家人走近,那灰衣嬷嬷却是伸出手,递给了冯家老太太一个钱袋。

冯老太太和身后一众家眷一惊,四周循视,最后却见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

那不过是一辆极简单的青篷小马车,但马车上却有褚家的标记。

“老太太。”那嬷嬷仍然递着钱袋。

冯家老太太心中五味翻杂,立刻接过钱袋,远远地朝着那辆马车行了一礼,默默地道了声谢,没有多说什么,就领着冯家的人离去。

那嬷嬷立刻走回不远处的小马车,上了车,轻声道:“已经接了。”

“嗯。”梅老太君只淡淡地应了一声,微微地掀着窗帘子,目送着冯家一行人渐渐远去。

冯家与褚家,自来相识却不相交。

不想,唯一一次相交,却是秋风相送时。

“风大,老太太,咱们快回去吧。”章嬷嬷说着把铺在梅老太君身上的鸦青厚毯掖了掖。

梅老太君还病着,但因着想要送冯家,所以不顾病体,非要过来。

“好。”梅老太君点了点头,马车轻轻地起步,在荒野之地往着繁华的城门而去。

马车入了城,又走了一会,终于回到了定国伯府。

梅老太君才下车,立刻就有两名嬷嬷抬着滑杆过来,梅老太君才坐上去,就见一个丫鬟奔过来,笑着说:“老太太回来得巧,家里要接圣旨呢!”

梅老太君一怔,看了章嬷嬷一眼:“咱们也去吧!”

“老太太……”章嬷嬷担心地看着梅老太君一眼。

梅老太君这段时间身体实在病不堪,虚了大半天的精力,最好是立刻回去歇息的。

“既然出来了……没理由不去看的。”梅老太君咳嗽两声。

“那就去吧!”章嬷嬷点了点头,让两名抬滑杆的婆子入了垂花门,接着往正厅那边去。

来到正厅那里,只见叶棠采、褚云攀和秦氏等人早等在那里了,秦氏正指挥着下人摆案桌。

“对,中间一点……”秦氏指着丫鬟把楠木供桌放得端端正正的,突然回头看到梅老太君,便哎唷一声,“老太太来了。”

梅老太君见秦氏满脸都是笑,一身都是劲的样子,花白的眉就挑了挑。

褚妙书和褚妙画正站在边边处,姐妹正低声说着什么。

“姐姐你今天怎么穿着新的衣裳出来了?”褚妙画轻皱了皱眉,一脸的不解。

“哦……想穿就穿。”褚妙书一脸得意。

今天她穿着一身大红色的交领襦裙,裙摆和袖口撒着粉色的桃瓣,把她整个人衬得越发的鲜艳动人,头上梳着元宝髻,簪着红宝石的桃花花钿,垂下红碎的宝石流苏,怎么一个娇丽可人。

自从昨天她被皇上夸赞,并受了赏赐,就庆高采烈地回家。

秦氏得知此事,不知多高兴激动,觉得自己的女儿入了正宣帝的眼。现在冯侧妃也倒了,心中已经暗暗地有些预感。

今天一早,丫鬟突然来报,晚点要来圣旨,让准备接。

秦氏便十分激动,心砰砰地跳着,然后告诉褚妙书,这圣旨很可能有是……反正,十之八九,错不了的!

叶棠采和褚云攀站在一侧,看着褚妙书和秦氏那积极的模样,脸上掠过嘲讽的笑。

“圣旨到!”这时,外头走进一名二十出头的太监,后面跟着几名侍卫。

秦氏和褚妙书一阵激动,连忙与众人排站好,当看到来传旨的,不是蔡结,而是一个不知名的公公,秦氏和褚妙书便皱了皱眉,心里有些不满。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褚家有女妙书,娴熟大方、品貌出众,朕与皇后躬闻甚悦,指为皇太子侧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共同操办,于十月二十良辰吉日入门,钦此!”太监高扬的声音在褚家宽阔的庭园响起。

“谢主隆恩!”褚妙书激动地上前,接了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