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月光她回来了(156)

作者: 妙利 阅读记录

呵,这一剪子,她终究是扎下来了。冷枭言默默的咽下苦涩的药汁子,本应愤怒,心中却只有一片冰凉。

眼角勉强能看见桌案边两个孩子并排坐着读书,给他喂完药的容妃站起来摸摸孩子们的头,笑容是他从未见过的淡然温柔。敬砚姝的声音在外间响起,容妃带着两个孩子小跑着出去迎接。

他们才是一家人吧。冷枭言闭上眼,怕自己自怜苦涩到掉眼泪。

他骗人,别人也在骗他,他以为他有了权势有了江山就拥有了一切,可如今才明白,骗来骗去到最后,他才是那个一无所有的人。

第82章 丧钟(正文完)

陛下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 幸而性命无忧,苟延残喘的一日日过。

偶尔皇后会允了前朝的大臣进来探望,也不拦着他们请来各地名医会诊。她做的坦荡, 也绝了某些人借题发挥的想法, 且太子日渐显出聪慧来, 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搞事情。

世家倒是想要趁机夺权,然一则陈氏一心拥护皇后, 便拦了不少人的路, 而丞相也不是吃素的, 大力提拔一批年轻官员, 很快稳住了阵脚。这时候朝臣才发现国师在一两年之内培养出如此多人才, 不显山不露水的安插各处,甚至还在民间开设学院, 源源不断的给大庆的朝堂提供新鲜血液。

碍于国师的贤明和神异,世家暂不敢对他出手,可他却不打算放过世家,一连祭出几种造纸造墨印刷的方法, 开了数十家平价书局,让普通富户百姓家的孩子也能读书习字。

这就捅了马蜂窝了,皇后和丞相坚定不移的支持国师的举措,认为其利国利民, 是教化百姓之根本。世家却不肯让出利益,不免四处阻挠,朝堂党争一时白热化起来。

而让世家措手不及的是, 半年后远航海外的船只带回来高产作物,国师的道场亦展出可以快速织布的半自动织机。文熙四年江南霜冻后种下的棉花已经收了好几茬,如今是同蔬菜麦子一样普及的作物。百姓有食果腹有衣保暖,自然希望更进一步,能让孩子读书习字,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敬砚姝在背后支招,让世家真正见识到什么是人民的力量。而朝堂之上,丞相顶住压力推行扩隐,把世家手中并未登记在册的土地和人口一点点抠出来,将它们变为整个大庆的国力。

此消而彼长。

世家节节败退,如陈氏自然打起了宫中的主意。陈夫人暗中联络容妃,希望她能“挟太子以令不臣”,将皇后逼回后宫。只要没有皇后居中做主,以君权大义压制世家,他们只有办法将丞相和国师打出来的天地一点点分化蚕食。

容妃转头就把娘家给卖了,在乾元宫的龙床前当着陛下的面与皇后告状:“你说我爹蠢不蠢?还当我是十年前受他掌控的那个陈蕴玉么?既然知道太子是我亲生的,难道我会希望我儿子将来面对一群他这样自私自利的老东西?哎呀真的好气呀!”

皇后忍笑顺毛:“不气不气,我让国师给你出气。”

这样的场面见得次数多了,冷枭言竟也莫名淡定了。他虽然动不了说不了,甚至多想一想事儿都要头痛,可到底是个皇帝,就知道什么才是为了天下好。

发展民生,鼓励耕读,推广知识,这是真正的强国之道。甚至他曾担心敬砚姝太过谨慎患得患失,把太子也教的守成有余进取不住,可如今看来,应是皇后比他有胆气的多才对。

换做是他,真不敢这样无条件的信任丞相和国师,也不敢这样一步不退的和世家杠上。新的粮食物种,新的耕织模式,他一定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慢慢实验,而这些时间足够让世家做好准备。

而不像现在,世家光是防守就疲于奔命了,更何况敬砚姝拿皇权吊着一群人,如挑拨草原部落内斗一样,让世家在狗咬狗中慢慢消耗。

最聪明的家族看出大势所趋,表面上消极抵抗,实则已经对皇后投诚。特权被削弱在所难免,可总比日后粉身碎骨要来的强。

张靖亭与穆柏乘胜追击,在两年后提出科举选才。当然,世家贵胄还是可以有举荐为官的名额,只是在人员使用上朝中亦会有所考量。

所谓考量,说白了就是给一批清闲清贵但没有什么卵用的职位用来给世家子养老。你说自己有本事是来报效国家不是来养老的?你有本事怎么不去科考?

世家子要被气哭了:“我等士族怎能与寒门同考!”

结果被家主抽:“你们身为世家子,日常锦衣玉食,读最好的课本请最好的老师,这样都没胆子和那群泥腿子比,你们的脸呢?!”

转过头家主也哭了,不是气的,而是悲哀,世家高高在上的日子终于是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