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月光她回来了(142)

作者: 妙利 阅读记录

哪怕是敬妃这样圣宠不及容妃的,日后也是妥妥的藩王太后,少不得为薛家子弟开拓一片根基。世家有好女,谁不愿效仿宫中二位,为家族更进一步寻一条捷径?

冷枭言对此烦不胜烦,可除了暗示丞相自己寿元无多,旁的机密却不敢再告诉任何人。张靖亭虽算得上知情人,却也寻不着什么理由拒绝同僚们的提议,最多不过是不赞同亦不反对,全听陛下乾纲独断这一句敷衍。

唯有才从江南道回来的国师大大方方反驳了一回:“如今南方雪灾才平缓,正是花费人力物力重整江南道的时候。贫道尚有一系列振兴举措有待实施,若是各位大人闲得慌,不如与贫道共襄盛举,总好过揪着陛下的私事不放。”

冷枭言大大松了口气,就坡下驴的问起国师有何良策。玄极真人还真不是随口胡说,厚厚一沓奏章觐上,从衣食住行各有突破之举。

“这棉花比之木棉,产量可高出数十至数百倍,织出的布料柔软舒适。虽不及丝绸,总比麻衣好的多。”丞相大人看过之后点头:“国师早在五月时便与本相提起过,多亏薛将军配合,派往南疆的兵士确实找到了不少植株,已经在皇庄里培养一季了。”

工部尚书亦出列:“国师所说的织机,臣等已经制作完成,一熟练工可日织布帛一匹,速度比民间常用的织机快了十倍不止。”

户部尚书跟着拱手:“此番本部官员随国师出巡江南,已经勘测了地方舆图,规划出适宜种植棉花的山区。只待天气再暖和些,便可派官吏前往鼓励农桑,不出十年便能让我大庆人人穿得起棉衣,再无人因天寒而悲苦。”

另有什么出海寻找新的粮食物种的,什么砖窑的改造方法,什么四轮马车和水泥马路,如国师所说,以他道场的成果为基础,只要钱财和人手到位,当真可以给大庆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来一次重大的全面升级。

六部说的热火朝天,宗人府御史台的主官斜眼:你们这群拆台的,不是说好一起忽悠陛下纳妃吗?怎么转头都开始表功,倒显得我们都在吃白饭找茬儿一样!

这次廷议就这样被国师带歪了话题,关于纳妃的事也就不了了之。只是私底下,玄极真人亲自劝了陛下一回:“陛下可知堵不如疏?您越是在选秀一事上显得反常坚持,越容易引来朝臣的注视。以贫道看来,前几回只当您勤政爱民,若是再有人劝,不如就应下吧。”

冷枭言被他洞明淡漠的眸子看着,突然也想通了:他前前后后儿子女儿又不少,只要他不说,谁会觉得他不能生?妃子纳进后宫,他该宠幸就宠幸,至于为什么没有新生儿降世——那肯定是妃嫔的问题!

甚至于,如闵院正所说,他的寿元最多不过十年之数。也许过几年他突发不测就这么去了,这秘密也就永远的被带入地下,再也无人得知。

真男人,可以早死,但不能“不行”——这是冷枭言最后的坚持。

之前是他太过忌惮才钻了牛角尖,被玄极真人一句话点破,皇帝陛下倒是渐渐放下了:“也好,不过民间还是不要惊扰了吧。既是世家盛情,就让他们自己看着办,选几位淑女入宫陪伴皇后驾前也是好的。”

他们愿意把女儿送进宫中蹉跎岁月,只为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性,那他当然可以选择成全。至于结果如何——他从未承诺,也就不用承担任何结果。

只是还是得和皇后打个招呼。敬砚姝自不会反对他进新人,甚至颇为赞同的微笑点头道:“你吊着那些世家也够久了,也是该让他们尝点儿甜头,回去才好踏实给你办事呀。”

眼看冷枭言仍是有些神色别扭,皇后娘娘捂着嘴轻笑:“莫不是你还记着答应我的不纳二色?如今我且觉得宫中人少了不热闹呢,你就别纠结那么多了。”

她那些甜蜜的束缚早就被冷枭言忘在了脑后,今日突然听她提起,反而是冷枭言愣了愣,才掩饰般笑着打个哈哈敷衍过去。

他又怎敢说是他自己的原因,是他时日无多,还没了生育的能力,如今不过拖一天是一天。含糊应下皇后的说辞,却无颜面对皇后事事为他着想的心,冷枭言忍不住想,或许正是他将那些誓言承诺毁的一塌糊涂,正是他这份辜负,才让上天都看不过眼,降下这样的磨难惩罚他吧。

若是让敬砚姝知道他心中所想,一定会嗤之以鼻。哪个女子会看得惯自己男人接二连三的纳妾?她又哪里是出自真心好意?唯有心中已经无情,不过为了利益计想一条更好的出路,顺便问为自己博一个好名声罢了。

帝后的各自心思无需赘言,总归如四年前纳陈、薛二妃一样,并不需冷枭言自己暗示,皇后娘娘先往外头递了风声。又定下四月初三在宫中开赏花会,邀请家中有适龄未婚女儿的高门贵妇们带着小孩儿们进宫赴宴,算是变相的选秀相亲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