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楚襄有梦(273)

作者: 未晏斋 阅读记录

晚上两个人就住在郊庙之后的寝宫里,风雪在外头“呼呼”地响着,宛如兽嚎。屋子里暖暖地烧着火,但两个人毫无睡意。

只等外头有个杜文信赖的贴身宦官总管敲了敲窗棂,杜文一骨碌翻身起来,到外间问:“怎么样?”

翟思静不由也屏住呼吸,听见外面低声说:“没成……”

“啊……”

宦官总管说:“悄悄问了匠人,说估计有人偷偷在铜汁里加了过量的炭粉,所以金人酥脆易折,上头还密密麻麻都是蜂窝眼儿。”

杜文倒很笃定,只听他“哦”了一声,然后折回里头,看着翟思静忽扇忽扇的眼睫,他笑着说:“没事,咱们有后手。”

从床头拿来已经事先做好的金人,还淘气地在金人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又在翟思静额头上亲了一下,拿到了外头。

他少顷就又回来了,继续看着翟思静忽扇忽扇的眼睫,“噗嗤”一笑:“他们能作弊,我们就不能么?”

又冷了脸说:“涉事的工匠、周围的侍从,都悄悄拿下查问了,我不怕弄得血流漂杵的——他们也太毒了,要命也就算了,连名都舍不得给。”

第121章

杜文第二日就昭告天下,陇西翟氏,手铸金人成功,是天命所归,由昭仪而册为可敦皇后,普天同庆。并下旨封赏皇后母家,顿时使得翟家从没名没分、宛然流放的大族,一跃而居于北地享有国家爵位和食邑的公侯。

地位足了,翟氏家族先前在翟量授意下偷偷安置的部曲,顿时也就名正言顺了。

“那么,立太子的事?……”

朝堂上,捧着笏板的大臣起首问道。

杜文笑道:“可敦生了男孩之后自然就立太子呀。”

一句话下去,初始把所有人震木了,继而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帝这是什么意思,再接着就是一阵又一阵的窃窃私语了。

“不是说后宫生了皇子了?”

杜文说:“后宫里,朕的可敦为朕添了一个小公主。咦,朕什么时候说过得了个儿子?”

大家瞠目结舌,然而细细想来,皇帝无论是在朝堂宣布好消息,还是接下来赏赐金花与美酒什么的,都只说“后宫生育”,从来没说过生育出来的是个儿子。

到底此刻,杜文反而失惊打怪、咄咄逼人起来:“谁先传谣说生的是儿子?怪道之前八部大人一直在喊什么‘封后就要立子’‘立子便要杀母’,朕也就奇了怪了,朕有了女儿,封生育有功的嫔妃为皇后也就罢了,哪里来的子要立?还只当是要催逼再生个儿子。朕都回复了多少次:‘干卿何事’,诸位愈加上头上脸,原来是有这个谣传!”

他突然发作,手一拍椅子扶手:“荒唐!荒唐!是谁传谣在前,威逼朕躬在后?无子而逼立太子,是要造朕的反了么?!”

反正话都在他嘴里,不讲理大家也只有干瞪眼。

下朝之后,倒是三三两两有大臣聚集,私宅里喝酒炙肉吃,就少不得有多事、多话的揎臂大喊:“扯蛋呢!问了若干次立太子的事,都不驳斥‘无子可立’,都说什么‘干卿何事’,知道大家在说‘太子’,却也不质疑,不说实情。这不是明摆着耍弄大家么?”

这个人酒酣饭饱,回程骑马吹风正觉得逍遥,突然马缰就被人带住了。

“怎么回事?”不由喝问道。

带他马缰的人锦衣锁子甲,笑融融问:“敢问尊驾贵姓?”

“贺兰。怎么了?”

“不怎么。”来人笑道,“请过府一叙。”

“贵上是?”

来人眯着眼睛,笑得冷冽:“鄙上是大汗的廷尉少卿*,想问问话。”

(北魏制:廷尉少卿负责决正刑狱,类似于后世的大理寺卿。)

喝醉的人已经紧张起来,酒都化作冷汗,渗湿了衣衫,磕磕巴巴说:“我……我没做什么呀……”

来人笑道:“那怕什么问话呢?去吧,说清楚了也就算了,大汗彻查传谣的人,若不是尊驾传谣,自然不关尊驾的事。”腰间的刀柄,拔出了一半,露出青瘆瘆的薄刃。

不得不战战兢兢跟着走。

然而一去,就再没有回家。

这样的雷厉风行之态有若干起,一时朝中人人自危起来。就连一直被杜文看管得门庭冷落的惠慈宫,也开始藉着命妇们在过年前给太后问安送贡品的名号,络绎不绝地往闾太后那里跑。

晚上来人稀落些,在惠慈宫伺候的贺兰索卢悄然递了腰牌进去:“实在是有要事求见太后,请通融通融吧。”

闾太后白日隔着珠帘一个一个接见,不仅要防着来人套近乎,还要时不时给自己的呕吐找借口,即便是来一个人一会儿就打发了,一天下来也给搅闹得不耐烦,刚刚又吐了一场,漱了口,拭了拭嘴角水渍,慵慵说:“真是烦死我了!他便就有要事,我能有什么办法?如今还做得了儿子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