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每天都想辞官种田(206)

作者: 丁晴 阅读记录

低着头站在殿外,沈晫仿佛一条咸鱼没精神。起床太早,他都没劲搞事情。

“皇上驾到——”百官跪迎。沈晫跟着前面的人做,举着双手假装自己握着笏板。

前面开始谈论国家大事,沈晫神游天外,什么时候结束啊?比想象中更无聊。

大事谈完,玄和帝突然想起沈晫道:“朕记得今儿不凡上朝了,在哪呢?”

沈晫毫无反应,大臣们纷纷回头看向站在最末端的沈晫。被无数双眼睛盯着,沈晫才反应过来自己被点名了。在心里叹口气,沈晫躬身走到殿中央跪下行礼,高呼万岁。

玄和帝第一次见沈晫如此老实,颇感新鲜。然后他发现沈晫手里未有笏板,好奇问:“不凡啊,你的笏板呢?回申,你是不是没送过去?不凡乃是朝中大臣,岂能如此怠慢。”

陆回申忙回:“回禀皇上。奴才亲自送去的,笏板、官服一样不少。”

“皇上,此事与陆公公无关。”沈晫抬头非常理直气壮,“是臣忘带了。”

“忘带……”玄和帝哈哈大笑,“不凡啊不凡,你也有今天。上朝居然忘带笏板。”

礼部尚书杨大人站出来道:“皇上,臣认为沈大人此举藐视朝堂,不敬陛下。该严惩。”

“哎,杨爱卿未免言词过重。”玄和帝心情极好,“不凡第一次上朝,难免有疏漏。”

“正因沈大人第一次上朝,更该严谨认真。”杨大人不依不饶,“若文武百官都学沈大人,试问朝堂何来纪律,皇上何来威信。沈大人有错在先,现在更毫无悔意……”

“杨大人说了那么多不就是想惩罚我吗?”沈晫拍拍官服站起道,“杨大人觉得该如何惩罚我?不如将我赶出朝堂,剥夺上朝资格如何?再不然直接罢我的官,让我回家种田去。”

若真如此,沈晫巴不得。都是朝廷的栋梁,整天为些小事逼逼叨,实在很没意思。

杨大人一时语塞,转身朝玄和帝拱手:“如何惩处自有皇上做主。”

“你嘴上说该由皇上做主,刚刚的举动却与你的说法相反。”沈晫嘲讽一笑,“满朝文武可有眼睛看着,有耳朵听着。皇上并不打算计较,可你的言行分明逼迫皇上下旨惩处。怎么?说我不敬陛下,你又有多少敬畏。我至少敢坦然面对皇上,知错认错,你敢吗?”

当然不敢。杨大人抬头想辩解,瞧见玄和帝冰冷的眼神惊出一身冷汗,忙跪下谢罪。

“我一个小小的五品官,杨大人自然不看在眼里。”沈晫叹口气,“自然也不会以我为目标。杨大人,我一来你就咄咄逼人,也不知道冲谁。我可有自知之明,不揽这个锅。”

大臣们低头沉默,沈晫的话太诛心,明里暗里指杨大人想压在皇上头上。一个弄不好可是大罪。沈雄才面无表情站着,说好的安安分分站着呢?但凡开口他这儿子就安分不了。

玄和帝冷冷俯视杨大人,他心里知道杨大人并无此意,可不得不说沈晫说的很有道理。不是故意却有欺压之嫌,可见杨大人骨子里存在这种东西。玄和帝眯眼,是不是……

“不过我确实没带笏板上朝。”沈晫朝玄和帝一拜,“求皇上小惩大诫。”

鸦雀无声,众人完全不知道沈晫在想什么。主动求罚到底什么意思?还是另有所图?

杨大人转头看向沈晫,他自认为当官几十载,从未见过如此乖张的人。明明是沈晫有错,却倒打一耙,反而把更大的锅扣在杨大人身上。明明继续质问杨大人可能性命难保,却突然请罚,将刚刚发生的事轻描淡写带过。那样一个人站在朝堂上散放着无与伦比的光芒。

玄和帝轻轻一笑,打破平静:“不凡第一次上朝难免紧张。朕不怪罪,不怪罪。”

“多谢皇上。”沈晫跪下谢恩,随后行礼回到殿外站着。到底还有多久可以散场啊?

轻飘飘看向杨大人,玄和帝淡淡道:“杨爱卿起来吧。朕知道你也是为朝廷着想。”

“是。”杨大人不禁打个寒战起身站好。皇上虽不打算追究,却对他没什么好印象了。

而后仿佛没发生过这件事,大臣们继续讨论国事。沈晫站在殿外依然神游天外,午饭吃什么好呢?儿子抓周摆什么好呢?红先生的文写到哪儿了?回去要不要买本来看?……

当终于散朝,沈晫感觉自己的腿都站僵直了。上朝好累……他捶捶腿迈步往宫外走。

沈雄才与同僚寒暄过后,追上沈晫:“不是让你安安分分的吗?这才第一天上朝。”

“你以为我想啊。”沈晫抱怨道,“不就笏板嘛,没带就没带呗。皇上都不在意,非要小题大做。他想搞我,难道我不反击?我又不傻。今儿也算给他一个教训,他是谁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