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每天都想辞官种田(124)

作者: 丁晴 阅读记录

沈晫不会,乔柯有天赋,失败几次就能做出像样的花。沈晫毫不吝啬鼓掌:“真棒。”

有排场的结婚蛋糕,沈晫认为最少两层,层数越高越壮观。反正有时间,他们可以慢慢尝试。尝试的结果便是他们一连吃了近半个月的蛋糕,叔嬷和乔大夫看见都怕了。流风一向喜欢甜食,这次也吃腻了,看见奶油和蛋糕就想吐。他以后应该好长一段时间不会再吃。

转眼到红砚成亲当天,沈晫和乔柯早早起床进城,打声招呼就钻进红砚家的厨房。前一天沈晫便交代人把蛋糕要用的材料备齐,现在满满当当放了一桌。为防赶不上时间,沈晫特意向朱掌柜借了个做点心的厨子。三个人征用最里面的一个灶,热火朝天干起来。

蛋糕蒸得大,还要往上叠三层,沈晫原本想做个手推车,后来发现手推车还不如人抬,因为古代的房子到处是门槛和台阶啊。沈晫只好准备一个又大又结实的食案,届时蛋糕做好找几个人小心抬出去。点心厨子做蛋糕,沈晫打奶油,乔柯挑选桌上分好类的花瓣。

花瓣为可食用花瓣,一大早让人现摘的。乔柯边挑选饱满的花瓣边想怎么点缀蛋糕,如何才能好看。点心厨子蒸上蛋糕后再做面团,用面团做出放在蛋糕最上层的一对新人。沈晫对点心厨子的手艺是放心的,但因为之前没弄过,他怕弄出来的面团人立不住。

现在担心尚早,走一步看一步。遇到问题总有解决之法,先把手头上的事做好。

红宅挂满红绸和喜气的大红灯笼,下人们忙碌不停。摆桌子、椅子等,忙都忙不过来。一大早红砚已骑着挂红绸的马匹去五湖村迎亲,后面的大红花轿一颠一颠,让多少围观的少女哥儿心生羡慕。迎亲队伍吹吹打打,一路朝五湖村而去。无数人听见动静过来看热闹。

五湖村的村民老远就听见乐声,小孩子们蹦蹦跳跳到处喊:接新娘子的来了!村民们纷纷站在路边看,又一次悔恨怎么不是他们被红先生看上。多俊的红先生,多美的大红花轿,多有排面的迎亲队伍,更何况嫁过去以后住在县城,比住在乡下不知道好多少倍。

有女子哥儿攥紧帕子,有人跺脚后悔嫉妒,有人多希望出嫁的是自己……高大的马儿从所有人面前走过,红砚目不斜视去往前方,去迎接自己的新娘。他的唇角不由溢出一丝笑。

赵五家,赵大远远看见迎亲队伍,立即让人放鞭炮。鞭炮噼里啪啦,大伙捂住耳朵,脸上止不住笑容。迎亲队伍在门前停下,红砚下马接亲。村民们笑闹打趣红砚一番,红砚礼貌回应,未露出一丝不耐。看闹得差不多,赵五让赵大把赵栗背出来。赵大应一声,急忙去了。

很快,赵大背着一身红色嫁衣的赵栗出来,大红盖头盖住了她的容颜,让人不得窥探。媒婆笑眯眯说吉利话,鞭炮响个不停,赵大将赵栗送进花轿。想到妹妹出嫁,从此以后是别人家的人,赵大不觉湿了眼眶。他不动声色擦擦眼角的泪,走到赵五身后站着。

“岳父岳母,小婿定会好好照顾栗儿。”红砚拱手拜岳父岳母,许下承诺。

“好好好。”赵五嬷边抹泪边应,“栗儿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好好照顾她。”

赵五拍拍赵五嬷的肩无声安慰,才嫁一个便受不了,后面还有一个呢。红砚拜别,翻身上马就此离去。看着花轿越走越远,赵五嬷满眼不舍,不舍又高兴。希望女儿过上好日子。

迎亲队伍绕村子走了一大圈,午时过后才回红宅。此时,大多宾客已来,青墨负责接待客人、安排下人做事。新人进门,青墨即刻安排拜堂成亲,鞭炮响起来,乐声响起来。

蛋糕做得差不多,沈晫听说要拜堂了,赶紧拉着乔柯去前厅看。瞧沈晫心急火燎的样子,乔柯无奈摇摇头:“又不是没见过成亲,至于这么着急吗?还能有什么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沈晫兴致勃勃走进前厅。古代身份不同,成亲的讲究也不同,他只看过村里人成亲,当然想看看像红先生这样的读书人成亲都有什么仪式。古代人成亲,身份越高越繁琐,他自个儿不愿麻烦,但乐意看别人麻烦啊。以后谈论起来,还能乐呵乐呵。

红砚的双亲都已过世,高堂摆放着他们的牌位。牌位上挂着红绸,看着喜气,仿佛红砚的父母坐在那里笑着。红砚拜堂成亲虽然比沈晫那时多些东西,但也不算繁琐。

沈晫一撇嘴,看来一切从简了。多可惜啊,一辈子一次的成亲大事,怎么不按规矩来。

如果红砚知道沈晫此时此刻的想法,非翻白眼不可。沈晫不愿麻烦,倒想看别人麻烦,什么人啊。红砚不想弄繁琐的原因很简单,白天累得要死,晚上怎么洞房?吃亏的事不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