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相公说他是魂穿者(42)

“下官大人,不,上官……该咋个说啊。”

纪慎大怒:“叫包大人!”

“好好,包大人,包大人。包大人,你的草民我其实只是没想到——我居然见到活的包拯了?!”自知说错话,纪初霖赶紧跪下。“下官、不,包大人好,我是你的草民。”语词恭敬,目光却停留在包拯脸上,眉头拧成一团。

“纪少爷这般打量本官,可是有话对本官说。”抬手制止了师爷的怒喝,包拯问。

纪初霖眼珠一个劲打转,话才到嘴边就被他恶狠狠憋了回去。“没啥,只是还是觉得大人和想象中长得不同。”

纪慎气得面色通红,却又只能拱手请包拯原谅。“犬子之前生过一场大病,醒来就发了癔病。还望大人宽宥。”

“无妨。”

包拯和颜悦色地问起纪初霖是抓捕这一群流寇的经过。

纪慎面色稍解。

纪初霖用力抚了几下胸口。“其实我是真没有想到,这伙人来头不小。”

就连在院中安装的那些设备本也不是为了抓捕盗贼用的。那些东西一开始是为对付那些在他家院墙外叫嚣的乡里的登徒子而准备的,后来加固不过是因为小梅说他家有钱而春和说“财不外露”,以防万一。

纪初霖却从未想登徒子未敢进墙,反而抓了一群盗贼。

“原来如此。本官有个疑问。”

“大人请问。”

“纪公子你是如何确定那伙歹人一定会落入陷阱之中?难不成你在家院的所有墙根下都布置有陷阱?”

“那倒不是。”

纪初霖在设计陷阱的时候就考虑过了。

他家的南面是大门,既然是“盗贼”,既然是干坏事的人,脑子进水了才从南面进来!

东面与邻居只有一墙之隔。也可以排除。

那么就剩西、北两面墙。

又要如何判断那伙人会怎样进来?

纪初霖想,既然是盗贼,按照电视剧和小说中写的,那伙人怎么着都会先来踩个点吧?

“故而,您的草民我就在紧靠着做得最牛逼的陷阱的墙外堆了土,以降低进我家的墙的高度。为了不被看出破绽,我还在上面种了一棵小白菜。这种方式,若干年后被称为——钓鱼执法。”

包拯和师爷面面相觑。

“何为钓鱼执法,何为脑子进水?”

纪初霖张了张嘴,眼珠子一个劲转。“我是疯子,大人就别问了。”

纪慎原本缓和的面色又凝固起来。

包拯却接连摇头。“纪公子虽说行为乖张,却颇有些智谋。不像是街头巷尾所议论的疯子。”

闻言,纪慎面色稍解。

包拯面向纪慎:“令公子行为虽有些乖张,也曾作出让人不解之事。为何被逐出家门?”

纪慎面色微变。

纪初霖抓耳饶腮,慌忙替纪慎解围。“不过是因为我习惯不好,身为读书人却流连在秦楼楚馆,家中的漂亮小妞十个睡了七八个。”

“原是这般。”包拯捻须。

“但我现在已经改了!”纪初霖慌忙说道,他看向纪慎。

纪慎只是品茶,并不回应。

包拯目光掠过这对父子,颔首道:“父子间,倒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

“包大人说的是。”纪慎道。依旧不想看纪初霖一眼。

耆正端着茶盏,看看这个,又望望那个。放下茶盏,笑容中带着一切了然于心的神态。

包拯又问了一些关于盗贼的事。耆正都对答如流,说不出来的自然由纪初霖补充。至始至终,包拯从未涉及吸引那伙贼人来纪初霖家的流言。他不说,耆正自然不提,这让纪初霖沉沉放下心来。

快到正午,包拯留三人在府中用饭。

桌上两荤一素一汤,饭菜清淡,一壶清酒。包拯同耆正说起旱灾,谈起受苦的乡民,颇有些忧愁。

“会好的,会好的。不是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吗?”纪初霖安慰。

“纪公子倒是个善心人。”包拯又同纪初霖说起各种先贤文章,纪初霖回答得结结巴巴。

纪慎满脸怒色。

耆正一个劲打圆场。

包拯问起纪慎。“听说纪老爷将幼子送去了汴京?”

纪初霖略惊。

纪慎的幼子是他的七弟,名为纪思明。今年也不过十三,是纪慎续弦夫人的孩子。纪慎五十有六才得到这个孩儿,分外疼惜。没想到既然会送去汴京。

“小民在开封给幼子租了一间房子。京城里有不少博学大儒,明儿若是有不知晓的,自然可向那些大儒求教。”

“纪老爷倒是有心。”

“大人谬赞。”纪慎微瞥了一眼纪初霖。“我家是书香世家,总得有人考取功名。”

纪初霖颔首。“父亲考虑得很好。”

纪慎也不看纪初霖,只问:“多日不见,也不知吾儿是否有长进。圣人的书学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