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夫人万福(140)

作者: 西皮皮 阅读记录

柯夫人有些感慨,这位从京中而来的小姑娘同她从前所见的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姑娘是不一样的,她能理解这世间和她生活在不一样的地方的人的生活。她本该只看见这世上到处都是艳阳,不该看见艳阳之下,还有更多的人活在阴暗处,他们的悲苦,他们的生活,本不该在她的眼中出现。

可她看见了,她甚至愿意去感受这些人的喜怒哀乐。

“大娘。”阮梦芙轻轻敲着一扇还挂着白灯笼的大门,这是一户此次失去了独子,只剩下老祖母带着年幼的孙女生活的人家。

过了好一会儿,里头才有人来开门,是一位头发花白,眼睛浑浊而又红肿的老大娘,她显然还沉浸在失去独子的悲痛中。

“你找谁?”大娘不认识她,满脸都是疑惑。

阮梦芙叫人送上一点儿米粮,“还请您节哀。”

大娘这几日已经哭的有些麻木,她带着些许不甘,却又不得不认命的心情,低声道:“我想开了,我儿子上战场那一日起,我就知道他有可能再也回不来,只是没想到,这一日竟来的这般早。”

“郡主,您是富贵人,我这儿脏乱的很,还请您莫嫌弃。”大娘抹了一把眼泪,将她迎进了院中。

院子里头还残留着香火味道,大娘端出一张小凳,请她坐下。

“您不用忙活,我只是来瞧瞧您。”阮梦芙赶紧让人去端了另一张小凳来,叫大娘坐下。

大娘刚坐下,堂屋中又走出来一位步履蹒跚,不过三头身大小的女童来,她紧紧地挨着大娘,眼神怯怯地看着阮梦芙。

“这是我的小孙女,她可怜,刚出生就没了娘,如今没了爹,倒跟着我这老婆子俩人过日子。”大娘将孙女搂在怀中。这样的一对祖孙,要在这世上生活,是一件不算轻松的事情。

她陪着大娘说了一会儿话,又让人去将水缸中的水装满,这才离去。她今日一共去了四户这样的人家,方才回别苑。每一日她都这样,过了好几日,她已经去了不少人家。

等回到了别苑,她便动手写了一封信,将她这几日的所见所闻全都记录了下来,让人送回京中去。她要让她舅舅知道,边城这儿的老百姓到底是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她要让那些安坐于京城的人,都知道,他们能够安稳的活在京城,是因为边关的老百姓替他们承受了离别之痛。

“郡主,京中那些个大户人家真的会捐赠东西送到边城来?”白芷不解的问道。

阮梦芙想了想,“总得试试。”她有个还不太成熟的想法,既然要开办学堂,那就得认真的办起来,但是要将这学堂在边城长久的开办下去,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叫她那点儿月钱拿来用,是支撑不了多久的。

她不仅想要开办学堂,她还想叫那些家中只剩下孤儿寡母的人家,能够好过些。虽然这事儿有军营和衙门来管,她也想要尽一份力。

她一连数日都忙着这些事,整日里忙的团团转。可是,她再没有比这一刻,更加叫她觉着生活很充实的时刻。

等到书院开张的那日,柯盈盈一早便领着她相熟的那几位姑娘前来报道。

阮梦芙也不觉着意外,书院开张,后头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她又将那几日去拜访过的将士遗孤都带到书院来,一是这些孩子还小,家中又只有母亲或者是年迈的祖父祖母,不好看管,她想帮着看管着,好叫她们能松快些。二是这些孩子如今又做不了别的事,不如叫她们也在书院中来,跟着读书认字。

这些孩子可比她当年懂事听话多了,乖乖的坐在书桌后头,不过刚来半日,就已经有模有样地能跟着她读着三字经了。

这些孩子家中的长辈本不放心,跟着前来,见到此景,彻底的放下心来,也答应了她,会日日将孩子送到此处来读书识字。

她忙着书院之事,等一切走上正轨的时候,已经是半月之后,紧绷着的精神头一松懈下来,她却有些疲惫,懒懒的躺在床上,有些起不来身。

林女使担忧她,不叫她起身,“郡主今日便好好歇歇,哪儿也不许去。”

她试着想要坐起来,可是却又起不了身,无法,只好躺在床上,“可我答应了盈盈她们,今日要教她们新字了。”

“臣也可以教她们。”林女使赶紧道,书院那儿这几日倒是多了几个因为书院并不收束修而来的人,只是也不多,只有十来人,而且这书也并不是像正经学堂那样,按时上课,按时下课。得跟着这些人空暇的时间来。但是加上那些个孩子们,书院里头倒是一整日都离不开人了。

“嗯。”阮梦芙这才点了点头,她有些疲惫,不过说了三两句话,她的眼睛就有些睁不开,迷迷糊糊的又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