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女配错嫁了吗(13)

作者: 烟波碎 阅读记录

他到的时候,守在上书房外的大太监正在门外站着,这个时辰天色将晚,右通政使亲自过来,显然是有急事要禀报皇上。他知道轻重缓急,不敢怠慢,笑成弥勒佛般对江韶伍道:“皇上正与几位阁老和六部大人议事,江大人可是有要紧事要上奏?”

江韶伍忙从袖中拿出那位北地勇士星夜兼程送来的快报,递给大太监,“有劳李总管把这份奏章呈给圣上,海兰郡送来的,下官收到之后就过来了,信使还在通政司休整待命。”

大太监进去的时候,兴帝正在跟户部徐尚书对峙着。这么晚了,兴帝仍在与朝中重臣议事,要讨论的就是夏季再次征讨阿木尔刺的事。

勤勉的兴帝是个有野心的人,继位大统之后,想的绝不仅仅是守成而已。先降后反的阿木尔刺,更是兴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他的存在像是在嘲讽当初兴帝接受他纳税称臣这个决策的错误。这个人兴帝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他既要除掉阿木尔刺这个人,也想要阿木尔刺统治的那片地。

“皇上,户部没钱,不信您移步到户部库房亲自去看看,库房里空得都能跑马了。”

户部徐尚书外号徐老抠,不管兴帝怎么说,他一口咬死了国库没钱,打不起仗。

他说的其实是事实,经过连年战乱,又修运河、为先皇后修建长陵、修缮皇城……桩桩件件都要钱,管钱的户部着实是捉襟见肘。

其他几位大人的意见其实也同徐尚书一样,希望皇上至少缓几年再北伐,以休养生息,让国库充盈起来,民众们也喘口气,再出兵征讨阿木尔刺。

国库的情况兴帝其实并非不知情,徐老抠都不知念叨多少回了。可他有自己的打算,他觉得让阿木尔刺逍遥下去,不断发展壮大,对折月王朝是个很大的威胁。

折月国这边休整,阿木尔刺部一样也能得到休整,也给了他时间联合草原诸部达成同盟的机会,这是兴帝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的意思是趁着阿木尔刺没喘过来气的时机,一鼓作气拿下阿木尔刺,顺便击溃北方各部族势力。

一方决意北伐,重臣们却一致反对,兴帝便是一肚子火,也不可能把这些大员都给砍了。僵持中,大太监走进来,在重臣们注视下,肃着白面团一样的脸,双手托举着江韶伍送来的奏折道:“皇上,右通政使江大人呈上来的奏折,海兰郡高总督命人送来的。”

徐老抠一听,就觉得不好,只怕奏折里边没什么好事,很可能是那个阿木尔刺又出了什么幺蛾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只怕圣上要北伐的心会越加坚定,到时候他们这些大臣若是坚持劝阻,以圣上的性子,说不好会出人命。可要真的出兵,任凭他有八只手也换不出银钱来。没有银子如何打仗?用意念吗?

徐老抠那边急速思索着对策,听到兴帝跟大太监道:“叫右通政使也进来听听吧。”

听兴帝这么说,在场的重臣们面面相觑,到最后也想不出别的原因,大概是兴帝想到了江韶伍是征北大将军江北然生父,这才给他这份殊荣吧。

要知道能来上书房御前议事的,都是他们这些阁老和各部的一品大员,便是正二品的各部侍郎都没资格来上书房。而江韶伍不过是区区四品而已,能进来,只怕是沾了儿子的光。

江韶伍知道兴帝看到奏折上的内容只怕要震怒,本也没想到会被叫进上书房。既然已经走了进来,便口观鼻鼻观心地站在几位重臣身后。

兴帝一目十行看完奏折之后,眼睛扫了扫御案下的众臣。他的目光如有实质,扎在这些人身上,如芒刺背。工部尚书觉得自己里衣的后背都要被冷汗塌透了。

兴帝收回目光,又把那奏折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把奏折轻轻放在御案上,抬起头来看着这些人。

他要是发怒还好,越是这般平静,越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这些都是老臣,对兴帝的脾性皆有所知,故而一片静默,等着兴帝的雷霆震怒。

兴帝冷哼了一声,道:“刚刚朕就北伐之事向诸位爱卿问计,你等不是都咬死了不可北伐吗?嗯?”

他的话音虽轻,却如雷落在上书房,江韶伍站在几位大人身后,正在装死,却听兴帝点名了。

兴帝出人意料地并没有发怒,只向阶下看去:“江大人,海兰郡递过来的折子想必你看过了吧?”

江韶伍:“……”

他只好回道:“启禀陛下,臣看过了。”

“嗯,那你就跟他们这些人简单说说这折子上都写了什么?诸位爱卿听了之后,且议一议这事儿该怎么办罢。”兴帝似乎懒得跟那些大臣们做口舌之辩,把锅甩给了后来的江韶伍。然后又把折子递给了大太监,示意他把奏折传给众臣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