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女配错嫁了吗(101)

作者: 烟波碎 阅读记录

江韶伍的话再次引起小霍氏的不满,无大碍?怎么就无大碍了,回程时日夜兼程,有皇帝在旁,必然要不眠不休的撑着一路守望,哪能轻松休养?

再说现在天还这么热,回程时虽然已到了白露节气,可是秋老虎毒得很,凉快不到哪儿去,伤口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溃烂生脓……

叶蓁蓁则想着,以江北然的性子,如果真的是轻伤,传回来的只怕就是平安无事。这回他说受了轻伤,那到底伤到什么程度可就不好说了。在他眼里,没有生命危险就算轻伤吧?

所以她跟小霍氏是一样的,大捷是好事,可他既受了伤,只要一日见不到他人,她们就一日不能安生。

江韶伍:“……”他又说错什么了他,本来是大好事,怎么变成这样了?

叶蓁蓁没有像婆婆一样指责公公任何话,只道:“父亲在通政司,若得到了北然的消息,记着告诉我一下。”

见江韶伍答应了,这才留着老两口在房间里交流,自己回房去了。

回到屋子里,叶蓁蓁遣走了下人,独自坐在帐子里,看着鸳鸯吸水的锦被,这屋子已经几个月没有男主人回来住过了,只是江北然用过的荞麦枕头还放在她的枕边边。

以前他是睡瓷枕的,婚前听说叶蓁蓁用瓷枕睡不好,会扭脖子,便按着她的意思在新房里放了一对荞麦皮枕头。

江北然经常出征在外没那么讲究,困极累极的时候,随便一块平地一处山坡都能睡得着,是瓷枕还是荞麦枕对他来说倒是无所谓的。

叶蓁蓁脱了外衣独自躺在被子里,碰了碰身边那处空荡荡的位置,暗暗叹了口气,以前一个人时还不觉得,自己睡没什么不好,等到习惯了有江北然在身边,乍一分开,她不知失眠了几个晚上。她还真想他了,挺没出息的,以前告诉自己不要陷进去,最后还是陷进去了。

次日,大街小巷响起噼里啪啦放鞭炮的声音,茶馆酒肆处处都是人,高朋满座、觥筹交错之际,讨论最多的一直都是北征军大捷的事。

某个茶馆反应很快,消息正式发布才两个时辰,说书先生的词已经火速想好了,此时正拿着快板一板一眼地给自己配音:“上回书说到征北大将军与圣上立了军令状,誓要将乌荊鞑子打服打烂。立完军令状后,将军便假意与陛下打赌出城连夜奔袭,令乌荊人以为将军重伤在身,却不想这本是将军与陛下商议好的苦肉计,最终成功引诱乌荊人派了精兵猛将企图拿下鹿鸣城,将军则早就设好了伏兵等候。接下来后事如何?且听老夫细细分解……”

大败乌荊的过程经由说书先生的嘴,在老百姓的推波助澜下,瞬间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出门在街上碰着了,互相寒暄时,谁若是不知道征北军的一件件轶事,谁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一个月后,九月底十月初的时节,京城德胜门大开,全城男女老幼蜂拥到德胜门外,迎接回京的陛下和凯旋归来的征北军。

第54章

十月初一是个好日子,此时鹿鸣城一带已是北风卷地白草折的时节,京城这边天气却还暖着,无数男女老少迎着天边燃烧似的红云,挤在德胜门内外等待圣驾和征北军归来。

有生之年,普通人能见到皇帝陛下的机会微乎其微,若是在平时,皇帝便是有出宫的机会,也会有专人早早清了街道,根本不会给老百姓机会靠近,否则会以谋逆行刺之罪论处的。

可是这次不一样,征北军大捷,打退了乌荊劲敌,在这种举国欢庆的时刻,皇帝是愿意与民同乐的,也愿意在这时尽力展现他亲民的一面。

所以有幸挤到前边的,这一次是真的有机会得瞻天颜的。这种机会,一生中只要有这么一次把握住了,也够普通老百姓吹牛吹一辈子了:知道吧,老子见过真龙天子了,活的,还看着俺了……

除了皇帝陛下,老百姓们最感兴趣的就是江北然了,英武的征北大将军无异于是折月朝文武双全颜值亦不掉队的大明星。

尤其是折月王朝的大姑娘小媳妇,甚至老阿姨,她们最想看的还是传说中的征北将军。跟江北然比,皇帝陛下也要往后退一退。要怪也得怪皇帝陛下年纪大了,皇太孙都十六了。

叶蓁蓁跟江韶伍夫妇站在一处,因为是官眷,他们站的地方靠近城门,且有士兵专门守着,不让老百姓挤得太过。

远处的地面被马队和辎重震动着,等候的人们骚动起来:“回来了,回来了,陛下和大将军带人回来了……”

人群中此起彼伏,不时响起类似的话,更多的人则抻着脖子踮着脚,往城门处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