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殿下打脸日常(重生)(79)

作者: 越十方 阅读记录

内心最深处的纠结被洞悉,萧承衍神色有些讶然。

的确如母亲所说,时至今日,他也没办法将沈绾曾臣服于林星则的事实抹杀掉,就算心中愧对她也一样。那就像是一根刺一般,总是在他快要忘记的时候,就毫不留情地狠狠扎一下,提醒他沈绾的过去。

只是最近,他突然开始思考,这种不悦的情绪到底是源于什么。

听了母亲的话后,他才有种豁然的感觉,像是拨开云雾重见天日,他发觉他并非是在猜忌她。

不是猜忌,有时因为什么才如此在意呢?

答案呼之欲出,他却不愿再作深想。

“儿臣此去边境,经历了很多,也看透了很多,大聿人,终究也是大齐分离出去的臣民,骨子里流的是大齐人的血。沈绾虽曾侍聿皇,可初心始终未变,这一点儿臣还是知晓的。”他看着母亲,脑中突然想起隆泉那些战后的百姓,衣衫褴褛,孤影单只。

但其实,同为边境的大聿郦石,和大齐隆泉根本没什么两样。

萧承衍收回心思,看着母亲淡淡道:“沈绾身份特殊,将她放到母亲身边实在情非得已,并非儿臣不知该怎么面对她。之前在隆泉的时候,周叔就已经表示过非议了,儿臣怕到时又生争端……”

“那你留她岂不是没有意义?”周槿诺打断了他的话,神色有些复杂。

“母亲身边,只有明妍一个人也已足够,沈绾在宫中什么忙都帮不上,还有可能惹来旁人猜疑,我听说,她在青王府已经和睿王见过一面了,那她留在锦都岂不是更危险?”

“母亲……”

周槿诺笑了笑,抬手轻轻摸了摸他的额头,清亮的眼眸里充满慈爱。像是这样近看着他的时候,已经很久远了。

“有沈绾这样的姑娘跟在你身边,母亲才能放心。”她轻轻道,声音如和煦春风吹拂的柳絮一样绵软。

不知为何,看着这样的母亲,萧承衍心里的某处总有些不安。

就在这时,明妍和沈绾推开殿门进来了。幽琅宫没有其他人手,两人手里都端着饭菜,胳膊上还垫着一盘,很是困难。空气中弥漫着香气,不多一会儿就勾起腹中馋虫。

“闻着这香味,连我也不禁食指大动。”周槿诺难得如此开怀,沈绾饶过桌子走过来,将她的鞋子摆正,又给她披上一件外裳。

“娘娘也吃一些吧,晚膳就没怎么动。”实际上根本没吃,只是萧承衍在这,凡事留一线,免得他担心。

周槿诺眼中发亮,大概是很期待和自己的孩子吃一顿饭,扶着沈绾的手下了床,床边的萧承衍连忙也起身,很自然地扶住她的另一边。

周槿诺左边看看,右边看看,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笑意满满,很是愉悦。

沈绾没在意,只有萧承衍多看了一眼。

坐到饭桌上,周槿诺冲明妍招了招手:“你也忙活半天了,快坐下也吃点吧。”

“沈绾也是,来,多吃点。”

两人看娘娘兴致这么好,也不忍拂了她的美意,福了福身双双坐下。

明灯之下,美酒当前,唯有畅饮可绵延此刻开怀,举杯同饮之时,沈绾发觉,竟连殿下的脸上都消融了往日冰霜,染上了一层暖意。

那笑容,好似一个平常人,而不是什么大齐储君,太子殿下。

殊不知,他真的做不了几日太子了。

元鼎十八年十一月十四,大臣们到章宸殿等待早朝开朝之时,发现萧承衍竟然独自一人跪在殿外,有人冒昧去问,太子却始终不发一言。

等到消息传到皇帝萧放耳中,他急急忙忙从毓贵妃那里奔到章宸殿,问及太子为何如此之时,他才对着龙椅上的人深深一拜,昂声道:

“《春秋》大义,立子以贵。然儿臣母妃周氏身居幽琅,后位已废多年,儿臣忝列东宫,身为大齐储君,日日忧思不断,恐难胜任。今日进言,儿臣愿引愆退身,辞太子之衔,以备藩国,儿臣心意已决,还望父皇成全!”

多日的视而不见,冷漠以对,由身到心让他倍受折磨,就是为了逼出他说出这番话,如今他说出口了,满朝文武只觉震惊,震惊之余,不免为之戚戚。

怎么说,这也是大齐的储君啊,活成了这般模样。

若失帝宠,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最终也不过是请辞这一条路而已。

萧放却还要惺惺作态。

“你承于朕膝下二十二载,父子之情犹在,且如今皇嗣中并无嫡系,朕从未嫌弃过你以庶子之身居于东宫。你为请藩国,于章宸殿上行此大礼,是要将朕居于何地?”

萧承衍未再发一言,却已有人进言,要皇帝万不可废太子,正是那三朝老臣李还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