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步飘飖(30)

作者: 月千爻 阅读记录

夜色愈来愈浓重,这场夜宴也渐入高潮。想起不久前高欢亲自所立,又杀掉的皇帝元朗,元脩不得不思虑万千,他按捺心中之火,笑意盈盈地又举起酒盏,“今日在座各位爱卿,无不深受尔朱反贼之苦,有的死了儿女,有的被迫捐财,多亏了大丞相,天下太平!朕今日封大丞相高欢为渤海王,世袭罔替!赐九锡!”

在座无不大惊!异姓王!九锡!九锡不是只有天子才能用的礼器吗?一时间,大殿里鸦雀无声。

元脩笑意未减,“在座众臣,有些是我鲜卑族人,不懂九锡之礼,王思政,你来给大家说说九锡之礼。”

“是。”王思政从容起身,朗声道:“《礼》说九锡乃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鈇钺、弓矢、秬鬯,皆随其德,可行可次。能安民者赐车马,能富民者赐衣服,能和民者赐乐则,民众多者赐朱户,能进善者赐纳陛,能退恶者赐虎贲,能诛有罪者赐鈇钺,能征不义者赐弓矢,孝道备者赐秬鬯。”

元脩接着说道,“朕对九锡之礼亦是颇有情感,当年我父王仙逝就曾被追封九锡之礼,朕亦倍感荣耀。九锡之礼之于丞相是实至名归,切莫推辞!”

高欢深知此事时机未到,连忙走上前去,“臣不敢,不敢做异姓王!还请皇上收回旨意,臣所做皆为臣子分内之事,皇上错爱,已是恩典,绝不敢据此称王!而九锡,更是万万不可,臣惶恐之极!若皇上执意如此,臣只能长跪不起!”

元脩定了定神情,信步走下王座,双手扶起高欢,“大丞相太过自谦!你有功于社稷,这些算得了什么?”

高欢忽然涕泪交横,“自大魏开国以来,蒙赐九锡者无不是仙逝之后追赐,臣何德何能,皇上折煞臣了。臣愿为大魏鞠躬尽瘁,若皇上执意要赐,就请在臣过世之后再赐吧!否则,臣愿长跪不起!”

元脩诚恳一笑,“今日大喜,丞相怎的说出这伤感之语,倒是朕的不是了!那便依你,此时我们日后再议。”元脩扶起高欢,太极殿内又是一派其乐融融。

步瑶站在大殿一侧,博大衣袖里的手都要攥出汗了。高欢还算不那么急躁,至少目前还是稳定时局。古来异姓王有多少,有几个安分守己的,魏王曹丕,受禅称帝;晋王司马炎,受禅称帝;宋王刘裕,受禅称帝;齐王萧道成,受禅称帝……

而九锡,简直是权臣篡位的前兆!古代条件有限,其实所指并不算多奢华,无非是寓意十分讲究,如弓矢,漆成特别的红、黑色,乃赐予能征不义者。而纳陛更直白,步瑶记得蔡邕的《独断》载:“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引申其义,称天子为陛下,所以权臣即可由受“纳陛”而后晋升陛下。

再看那受过九锡的长长的名单:汉朝授王莽九锡;汉朝授曹操九锡;曹魏授司马昭九锡;南朝更是不用说,宋齐梁陈,刘裕、萧道成、萧衍,当然了还有后面的陈霸先,哪个未曾受过九锡!!!简直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的极限了。谁都知道,自王莽起,权臣易代,必先封王,再加九锡,再者,便是要自己尝尝做皇帝的滋味了,龙袍加身,登上九五帝位。

然而,步瑶转念一想,又更觉得高欢深不可测!人人都道高欢灭了尔朱荣,已是一人独步天下。殊不知,在天子之权天授之的古代,篡位夺权哪里有那么容易?这对于古人来说,几乎可以称之为信仰。权臣篡位,无非禅让与征讨两个途径。

先说禅让,高欢如何能让元脩禅让呢?西汉两百余年,亡于王莽之手。王莽固然野心昭昭,然而也是苦心经营十余年之后再出手,但仍失败告终。曹操与司马懿呢,又为何自己不当皇帝,司马懿更是苦心经营了三代,才行禅让。司马懿拒九锡,连司马昭都拒九锡十余次。若非胸有成竹,岂敢觊觎神器!一个不小心,掀起乱世,各股势力征而讨之,几十年出生入死得来的胜利化为灰烬,祸及子孙。步瑶想起一位老师的观点,就连诸葛亮亦是想做皇帝的,他只是要北伐之后再受九锡,建奇功,统大业,虽不说名正言顺,至少已有了雄厚的资本。

那么征讨呢?师出无名。元脩乃高欢所立,孝文帝之孙。登基以来,事事听从高欢,群臣之中以高欢为尊,甚至求娶了高欢的女儿。这条路亦是行不通。若是形成东汉末年那样的乱世,“郡郡作帝,县县自王”,又不知要多费多少功夫才能形成一统局面。

步瑶又偷看元脩,他分明是试探和挑衅!高欢若受九锡,那么说明高欢已经按捺不住,自行称帝;若不受九锡,还可以从长计议。也许,从天柱大将军就开始了,谁不知道,尔朱荣才是天柱大将军,而尔朱荣又是那样的权臣。这皇上和丞相就像是在跳一场探戈,彼此小心试探与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