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耙耳朵相公的宠妻日常(种田文)(34)

作者: 萧璟 阅读记录

按照大夫说的,将水里放些食盐,待泥鳅将体内的泥沙吐干净,放在干净的瓦片上烘干,磨成粉。

经过她的精心照顾,景骁的伤好得很快。他伤势刚一好转,她就在计划着进城的事。养的第一批春蚕让她尝到了甜头,所以,接下来的夏蚕,她并不想错过。毕竟,养蚕可比种地划算,时间短,见效也快。

第16章 买蚕遇见卿氏

进城领蚕,她本打算一个人去。谁知景骁不答应,最主要是不放心她。所幸几天修养,他的伤已无大碍。

种子铺的老板说过,蚕一年四季都可以养。她也去种子铺打听过,顺富镇偏僻,庄稼人思想封建,接受起来很难。老板告诉她想继续养的话,得去县城。还告诉了她领养的时间和具体的地址。

她故意避开赶集日,为的就是避免人多嘴杂。跟景骁一商量,他也赞成。

之前的春蚕,领养回来,有太多质疑的眼光。最后,也幸得谢淑惠坚持,不然的话,又怎么会有机会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呢!

进入夏天,天亮得早,庄稼人都会趁着早上凉快,下地干活,等太阳出来再回家休息。一路上,看见两口子打扮得光鲜亮丽出门,小青年、小媳妇见了多是羡慕。年长的不是嫉妒就是谩骂,认为景骁就是个耙耳朵,被老婆治理得没了脾气。一个大男人,没了脾气,不就等于没牙的老虎吗!瞧着吧,总有哭的一天。

两人先步行去了镇上,因为不是赶集日,街上人很少。也不知道有没有去县城的牛车,要是没有还得走路去。

景骁的脚刚刚好,走得慢些。一直跟在谢淑惠身后,来到街尾,只有一辆牛车等在那里。谢淑惠走过去,对车上的人说道:“老板,进城多少钱?”

那是一名中年男子,身上一件灰色的衣服,上面打满了补丁。一张国字脸,被满脸的络腮胡,遮住了一半。他打量了谢淑惠一眼,说道:“十五文钱。”

之前去县城才五文,今日却要十五文,这摆明了是坐地起价啊。谢淑惠心里有些不服气,抱怨道:“以前不是五文吗?今日怎么涨价了。”

“赶集日是五文,其他时候都是十五文。”

景骁性子直爽,懒得议价,拉着谢淑惠直接坐上了牛车,对师傅说道:“走吧,去县城。”

本来是进城办事,也不会在乎这一点小钱。谢淑惠想想,最终还是忍了。

县城就是比镇上热闹的多,到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两人根据种子铺老板给的地址,来到一处大宅子,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蚕种场’三个字。

进进出出的人倒是不少,来这里的大都是为了夏蚕而来。两人也不含糊,直接走了进去,院子里充斥着浓浓的石灰味道。

买蚕种的人很多,还得排队。有专门登记的人,登记完了先交钱,最后拿着蚕票才可以领蚕。这里还有专门对养蚕进行指导的人,对于养蚕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都可以咨询。

夏蚕不比春蚕,因为气温的原因。每日还得进行消毒、透风,桑叶也不宜采摘太多,放久了就会变黄,这样对蚕也不好。

这一次她不打算多买,只买一张纸就够了,到时候秋蚕可以多养一点。

好不容易轮到他们,登记、交钱以及领蚕,一气呵成。第一次来这里买蚕,跟之前在种子铺老板那里买的有些不一样。这里是一张消过毒的油纸,上面铺满密密麻麻的蚕种,是还没有孵化出来的,需要放置几天才会孵化出来。

一张纸的蚕种五十文,价钱倒是跟种子铺老板那里差不多。小心翼翼的拿着蚕种,刚走出蚕种场,便遇见了熟人,正是同村的卿氏。

卿氏看见从蚕种场走出的谢淑惠和景骁,立马迎了上去。满脸堆笑的问道:“哟,这不是景骁两口子吗?怎么舍得来县城玩啊。”

“我们来办点事。婶子,你这是?”

脸上带着笑,心里藏着刀指的就是卿氏这种人。她在村子里的盛名,她早有耳闻。一跟她接触,谢淑惠心里就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

“我来城里看我家那口子,顺便出来逛逛。”卿氏笑眯眯的回答,眼神却落在谢淑惠手中的那张纸上。她虽打听过蚕,却没真正见过。

“婶子,你慢慢逛,我们就先走了。”景骁牵着谢淑惠的手,头也不回的走了。

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脸色一变,当即吐了一口唾沫星子。

昨天到县城里来看望丈夫,原本打算买点糖果糕点给女儿带回去的。结果,刚走到大街上就看见谢淑惠和景骁两口子,行色匆匆的样子,便一路尾随而至。

其实,她跟来就是想看看这两个土包子进城来干嘛?谢淑惠鬼点子多,在陡石坡也算是出了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