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抚琴探案录(69)

作者: 贺心渔 阅读记录

轮,泼,滚,拂,她弹得十分随意,琴声如溪水至江河终汇入湖海,水花翻卷,巨浪滔天,奔腾咆哮如大片白色的马群,在浪尖上一路疾驰,最终撞碎在峭壁上,“轰”,溅落成漫天大雨。

琴声戛然而止,韶南抬头吐出一口浊气,心头终于重归平静。

门口姐妹俩面面相觑,樱儿忍不住探头看看,叫了声:“小姐。”

“没事了,进来吧。”韶南将琴放到一旁,同两人闲聊:“你们俩家是高化的,那边老百姓过得如何?”

檀儿犹豫着说了句:“同安兴这边也差不多。”

樱儿却道:“我们家里虽然没有受灾,可地是冯家的,街上的商铺也是冯家的,大半个高化县都姓冯,连县太爷都要看冯家的脸色行事,何况平民百姓,只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罢了。”

韶南了然地点点头,问道:“高化县里没有旁的大乡绅么,那做买卖的商人呢,可有听说过欧阳泽的名字?”

姐妹俩面露难色:“这个需得托人打听。小姐想知道吗?”

韶南笑笑:“算了。我不过是随便问问。”

第二天一早,林秀秀的恶婆婆便披头散发跌坐在县衙门口的树荫底下,身穿白衣,披麻带孝,手里举着个木牌,上书斗大的“冤”字,时不时高亢着声音数落一顿,说得都是儿媳妇怎么和野汉子勾搭成奸,谋害了亲夫,多亏了黄大仙看不过眼,托梦指点,叫她为儿子报仇,引得一群看热闹的离远围观。

偏巧燕如海天不亮就离开了县衙,去城南组织灾后重建自救了,赈粮缺口很大,地里收成再不好,到冬天是要饿死人的。

主簿阎宣不愿出头,韶南知道后勃然大怒,叫下人传话给典史白迅景,着衙役上前将何母从县衙门口拖开,打了十棍子予以薄惩,责令所在大槐镇的里长带回去严加看管。

捕头雷元亮带领三班衙役驱散了瞧热闹的众人,衙门口方才终于消停了。

韶南不等处置完何母,叫盖小山备车,带着丫鬟直奔何家。

上次之后林秀秀的大伯不敢违背她的意思,亲自过来瞧了瞧,又把长子留下来帮忙,算是给姐妹二人撑腰。

韶南进门时,林贞贞正劝姐姐趁那老乞婆不在,赶紧进屋睡一觉,这样熬下去身体是要垮的,听到动静循声望来:“韶南,你怎么……”

韶南点点头:“我有几句话,想单独问问秀秀姐。”

林贞贞嘴唇嚅动了一下,最终低下头去,什么也没说。

姐妹两个看上去都是憔悴得厉害,尤其林秀秀,走路打晃,眼下俱是乌青,这些日子怕是一直没有好好休息。

韶南带着她进了何秀才生前居住的东厢,道:“秀秀姐,你别紧张,我问几个问题,你实话实说即可。”

林秀秀目光呆滞,慢慢坐下来,停了停,突然双手掩面,呜咽而泣:“她一早就出去了,是不是又去了县衙?我有哪点对不起她母子的地方,她这是要逼死我。”

“秀秀姐,若查实你是清白的,县衙会给你个说法,诬告者必将受到严惩,我爹不会叫你往后活在风言风语中。”韶南安慰她。

“呜呜,人都验过了,还要怎么查?”

“秀秀姐,秀才的娘,你的婆母为什么对你这么大的意见?”

林秀秀抬起头来,眼睛里透着无助:“我不知道,她自来就不喜欢我,可能是因为我没给夫君生儿育女吧,可那回孩子没保住真不是我的错……”

韶南有此一问不过是叫她打开话匣子,降低戒心,由着林秀秀絮叨了一阵,她单刀直入:“秀才心疾的毛病是什么时候得的?”

“好几年了。”

“一直是请了春善堂的丁老给他看病开药?”

“是,丁老同我娘家有旧,若不是他,夫君怕是连私塾都不能去教的。”

“最近这两回药开回来是谁熬的?”

“……是我。”林秀秀似有些意外,飞快地瞥了韶南一眼。

“没有旁人帮忙么?”

“照顾夫君是我的份内事,再说我都做得熟了,是不是……那药有什么不妥?”林秀秀小心翼翼地反问。

“没有,你婆母非说秀才是中毒死的,但药渣已经交由丁老验看过了,没什么问题。”

林秀秀小小松了口气。

这并没有逃过韶南的眼睛,她心中一沉,顿了顿,换了个更隐私的话题继续发问。

第37章 真相

“上回我来,贞贞同你婆母吵架,指责她偷听你们夫妻房事,又说你夫君不能人道,当时当着太多人,我不好多问,秀秀姐,我想听你说说。”

林秀秀微张着嘴,吃惊地望着韶南,显然没想到堂堂县尊家的大小姐,一个还未订亲的小姑娘竟会问出这种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