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63)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嘿哈嘿哈。”李馥喘着气,豆卢姑姑不紧不慢地跟在她身旁。

今天已经是她正式搬进万安观的第十天,她先是和陈延年交代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又让他和豆卢姑姑分别给那些新划拨到她名下的宫女内侍立了规矩(咱们这里的规矩就是不要对公主的吩咐大惊小怪,她想一出是一出,而且不听劝的。什么?你问圣人?圣人知道,而且不管),确定他们领会精神之后,再亲自和他们一一亲切恳谈了一番,算是先给自己的团队摸了个底。

大唐的宫廷内官,大都是从

犯罪被牵连的家属而来,年纪大的往往被流放或是进入教坊,而年幼的则可能进入宫廷。于是他们大都自小入宫,对往昔家庭的记忆并不十分清晰,也并不怨恨使得他们家瞬间败落的皇帝或是国法。

就比如连李馥也知道的上官婉儿,她就是因为祖父犯罪受到牵连,在和李馥现在差不多大的年纪进入了宫中的掖庭局,之后她的才名和能力,其实都是在掖庭局中的宫教博士的教导下培养起来的。

再比如高力士,李馥也是在无意中得知,当年高家阿翁也是地方豪族出身,只不过被当时女皇派出的御史看中他们家的家产,于是被办成冤案、家破人亡,自己也在不足十岁时被送入宫掖,成为了内臣的一员。

而高家阿翁这些年来在宫里尽忠职守,还帮助她爹几次取得了政变的胜利,能力和忠心都不必说(李馥甚至可以从她不多的历史常识里肯定地说,高阿翁一辈子都只以她爹的利益为最优先),可见宫中掖庭局对于内侍和宫女的培养,都是尽心尽力,而且是切实有效的。

大明宫里的规矩其实不多,也许是自己曾经过过提心吊胆的日子的缘故,王皇后正位中宫之后,御下一向宽仁。而皇帝同样是个对身边人好起来没大没小的人,若非事涉朝政,他在后宫里很少发脾气,宫中鲜有无缘无故丢了命的人。于是连带着,在开元年间的大明宫里,整个宫女和内侍们的气质大都比较活泼向上。

只不过,内侍们因为和外臣接触的机会多,又有出外当差的机会,所以心思复杂、贪财贪色的人都有,但宫女相对而言,就是心思单纯的占据了绝大多数。

但这些人又经过了她爹和高阿翁的双重把关(要不陈延年是来干什么的?),李馥当然不担心这里会冒出来一个别有用心之人。

所以李馥只是大致摸过底,用起人来就十分放心。

除了李馥自己,这个团队里总共有十八个人,除了豆卢姑姑和念奴扣儿,以及陈延年,剩下十四人里有八位宫女、六名内侍。

一位叫瑟瑟的宫女是这一批宫女中资历最长的一位,今年也不过是十八岁。李馥觉得她还是个高中生,但她也已经入宫十年,经历了中宗、阿翁和她爹三位皇帝。她的性格温和中带着亲切,念奴和扣儿资历还不及她,不过几天,都将她当做值得信赖的姊姊,事事喜欢向她请教。

瑟瑟的名字取自一种宝石,据说这种宝石是波斯来的,价格十分昂贵。李馥看着瑟瑟明显有胡人血统的湖蓝眼珠,突然想起自己背过的“半江瑟瑟半江红”,瞬间就将自己在宫里见过的宝石与这个名字对上了号。

第30章 教育

另一位和瑟瑟同龄的尹善, 则是从太极宫调来的宫女。李馥发现这位大宫女性格更加沉默, 看上去有些不好接近, 但其实却有一份察言观色的本事,每每在豆卢姑姑正打算吩咐一件事的时候, 就默默把事情做好了。

李馥和她们熟悉了几日,便将自己身边的事交给尹善和念奴打理,而扣儿和瑟瑟,则负责配合豆卢姑姑,管着每日杂务和道观中的人事。

内侍这边, 除了两个专门负责打点三清殿的小内侍之外, 都是人高马大、可以塞进仪仗队的力士,平时也不住在观里。

他们由陈延年领着, 还要负责道观对外的一应事务。说起来倒也奇怪, 他们老李家就喜欢用这样和武夫一样的内臣, 尤其是她爹, 还喜欢放宦官出去带兵打仗, 高位宦官身上的将军衔可从来不是摆设。

就她听说, 宫中除了高阿翁之外的另一位监门将军杨思勖,就已经被她爹派出去领兵平乱了。这位杨将军打起仗来凶名在外, 宫里也时常有他的八卦故事在悄悄流传, 无一不是以“杨将军十分欣赏他的刚烈,于是活剥了他的皮”为结局。

李馥给万安观里的小团队大致分了类,一类是负责搞研发的,也就是她本人以及一众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成员;一类则是只负责团队支持, 包括后勤、内务,以及给团队弄来物资和批文的,也就是豆卢姑姑和陈延年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