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46)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李隆基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五弟一眼: “对,朕就是这么小心眼,你现在才知道错了,已经晚了!”

李业一听可就当了真,他一脸严肃:“陛下这可就不应该了,击鞠虽是玩乐,但若是不能遵循事前定好的规则,保证大体的公平,事后谁还会信你?你看臣弟还是之前所有赛事的组织者呢,不都没有借用职务之便搞什么黑哨之类的手段么?”

李业说得如此义正辞严,是因为他真的动过这个心思……

大哥李宪听不下去,笑骂李业一句:“胡说什么呢?你自己看看,你府里的队伍有点失常,但对面不也一样吗?你以为陛下和你一样龌龊?”

诶,大哥说得也是!李业瞬间又明媚了起来。

五郎一惊一乍但也最听他三哥的话,三郎还是喜欢逗他,大郎最是通透,身份变了,但那份镇定淡然,却一直没有变过。上皇看他们兄弟和睦,一时之间又想起从前的往事,不由有些感慨。

李旦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对有些事也不再那么耿耿于怀。他当下最想看到的,并不是城门楼下的热闹,也不是老三被众人赞颂拥戴的场面,而是他们兄弟血亲、夫妻子女之间亲近和睦,不会再重复以往在这座宫殿里一再上演的故事。

“哎呀差点忘了,玉真在哪儿?是在皇后那边吗?我有点事想问她。”李业的声音打断了上皇的思绪。

“你又有什么事要找她?”李隆基问。

李业:“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三哥你是不知道,她那本文集在长安城里简直都卖疯了!里头的画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结果我听说得晚了,竟然都没抢到一本!但这也就罢了,我也不是仗势欺人的人,再说我也欺负不了她呀……我就是想问问,那些画都是谁画的?怎么也不让人家署个名呢?我最近有事,要是能请到这样一位名手,可就不担心其他的了!”

知道一切的李旦一听,当即老眼一抬,眼神不由瞥向了正在不远处奉旨为今日之事画行乐图的翰林院吴待诏。

吴道子兀自沉浸在构图的世界里,对太上皇的注视和薛王的话语一无所觉。

李隆基:“……你这么一说,我也不知道她是找谁画的,那本文集我倒是有,只不过还没来得及看。”

“吴卿!”李隆基也想起了吴道子,吴道子顿时醒过神来,小步趋近这边,“臣在。”他应道。

“你也是成名已久的国手了,玉真公主那本文集翰林院在其中也有出力,其中的画稿都是出自谁的手笔,吴卿可曾听闻?”

吴道子一听这话,冷汗几乎涔涔而下。

他能不知道么?不就是他本人亲手画的吗!

听着满长安城的议论,他一开始还有些得意,几乎都想跳出来承认自己就是作者,但后来就忽然想起一件要命的事!

在他应召入京的时候,他第一次面圣,圣人就下过口谕,一旦进了翰林院,就不再许自己为别人画画!可公主让我多出门写生练练笔的时候,我怎么就完全忘了这茬呢?!

不过自己这些天来也想过了!就算自己现在不承认,玉真公主那边也是知道的,不如说,自己那日也没刻意遮掩,现在身份还没暴露出来,就已经要多亏参加文会的诸位确实是至诚君子。再不然,圣人拿出那本文集看一眼,大致也就明白了。

这事是铁定瞒不过去的,此时不过是事发了罢了!

李馥和一群不太熟悉的堂兄妹们坐在一起。

她爹的儿女已经不少,而她爹的兄弟们也与他不相上下。他们五兄弟中,除了老四岐王李范只有一位独子之外,其余几位兄弟的子女数量繁多。除了几位特点鲜明的,李馥大部分都想不起那是谁家的小谁。

不过静静观察了一会,李馥就大致分清了他们各自的来历。

无他,只是因为她的这些堂兄妹们,身上来自各自王府的印记太鲜明了。

比如今年已经十六岁的宋王长子李嗣恭,就是和他父亲李宪一样的谦谦君子。而且他长得还好看,当他方才经过一树花时不自觉一笑的瞬间,李馥敢发誓,她绝对听见了从身后宫女中传来的一片吸气声。

站在李嗣恭身边的是岐王独子李嗣敬,他不过十三就已经是一副风流做派,人并不好好站着,而是斜斜倚在一位侍女身上。偏偏他本人的体貌还有些弱不胜衣,和身边的侍女简直分不清谁更纤细一些。都说大唐喜欢丰满的美人,所以李馥看他,就像看见了从魏晋穿越而来的风流名士。

他们两位是所有堂兄妹中最年长的,而李馥同父异母的亲大哥李嗣真比他们都小,今年不过十二,此时正一脸兴奋地带着五叔家的一伙熊小子,叽叽喳喳地指点着场中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