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406)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废太子的事迟迟不见分晓,李馥今天又得到一个消息,说是王训即将进京。她盘算了一会,觉得这次进宫,主要的目的已经达到,最坏的局面已经不大可能发生,那么她就没必要在宫里继续耽搁下去。

“对了,万安观这里还是不方便久呆,这里的密室都是我当年仓促改建的。上次若不是要和卢齐物接头,只能在这里碰面,我也不会跑到这里藏身。”

在她对面,粗眉毛的骆升默默点头,他说:“若是考虑出宫,还是回原本的藏身处更好一些,师父那里安排起来也方便。”

李馥点点头,“那就这么定了,明天半夜离开这里,最快后日出宫。就这几天来看,万安观这里晚间的守备一直都很稀松,和来的时候一样,离开应该也没什么难度……”

正在李馥和骆升商议离开的诸般事宜的时候,若是有人的视线能够穿过密室的墙壁、空房间,以及后院中的一片空地,那么他就可以看见,一名宫女和两名内侍,正打着灯笼在这里寻找着什么。

霍星子将与她相熟的两名内侍撺掇了来,她小心翼翼地往那口硕大的酱缸方向走了两步,又示意那两人和她一同仔细听。

和霍星子说的一样,静谧的夜色中,确实传来一些若有似无的响动,和人的说话声极为相近。

但是声音过于细小模糊,说的什么,却是听不真切。

霍星子见那两人脸上也露出敬畏的神情,便对他们比了一个“嘘”的手势,三人和事先说好的一样,蹑手蹑脚,又回到了前殿明亮的灯光中。

“我说的没错吧!嘿嘿!”找到了证人,霍星子觉得自己果然是命中注定的有缘人……

李馥以为,王训还有一段时间才会赶到长安,但是实际上,在她说完这句话的第二天清晨,一支来自边关的骑手,便带着一路快马加鞭的风尘,来到了他们或是阔别已久、或是从未得见的长安城里。

作为公务调动,王训回京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不停蹄、进宫面圣!

李隆基看着风尘仆仆的养子,一时之间百感交集。

“忠嗣你来了,听说,你成亲了?”话一出口,就连李隆基自己也愣了一愣,他没想到,再次在含章殿见到这孩子的时候,脱口而出的,竟然是这样一句家常闲话。

第168章 再见面

“是, 臣成亲五年了。”

愣了一瞬之后,王训毫不犹豫地答道。

李隆基想起往事, 几乎脱口而出,让他改天带他媳妇进宫看看, 皇……罢了, 这大明宫里早没有皇后了,阿婉对忠嗣又没有养育之恩, 他带着新妇来, 阿婉要和他们说什么呢?更何况,现在这个情况, 也不合适宣召外命妇进宫。

想到现在这个情况, 再想到他将王训调进京来的目的,李隆基知道,重新梳理禁军,消弭任何不稳定因素, 更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于是, 一句家常闲话之后,君臣二人,很快进入了正式的奏对环节。

王训虽然是一路风驰电掣赶到京城的, 但是关于在禁军中要如何行事,他早就有了一整套大致的方略。

李隆基听过之后,对自己的决定更加满意,他让王训回去好好休息,过几日再去北衙中上任便可。

而这时, 王训又对皇帝提出了一个请求。

为了禁军中的人心安定,他希望圣人能够公布,将前太仆寺卿,现瀼州别驾王毛仲赐死的理由。

若非王训提起,李隆基几乎都忘记了那个在盛怒之下,被自己派人赐死的粗豪奴仆。

他当场没说什么,只是将王训打发回去,但是等到朝会结束之后,他还是对高力士问了一句:“算算时间也该追上了,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吗?”

不出李隆基预料,高力士果然回答并未。

李隆基嗯了一声,之后便一直沉默不语。

高力士也静静地陪着皇帝,他知道自己侍奉的圣人,实际是个感情用事的人,而他也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了自己有这个毛病,所以在政事方面,圣人会时刻警醒,再三斟酌,同时也愿意听宰相等大臣的意见。

但是在私事方面,圣人却并不愿意这样,他更随心所欲一些,对于家人,他愿意付出一些真心,也更欣赏真心对他的人;但是龙有逆鳞,触之即死,他的底线也一直摆在那里,就像当年当廷杖死薛王的小舅子一样,当帝王发怒的时候,他并不会过问对错,只会发出雷霆一击,将所有可能的隐患,都毫不容情地扼杀。

所以这次的事,高力士即便看出了很多,但也不敢轻易插嘴。

他还记得那位公主说过的话,‘互相猜疑的循环一旦形成,事情就只会一步步放大下去’,太子是否有弑父自立之心重要么?重要,也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