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324)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让妾想想,三郎会怎么说呢?三郎会说,不是三郎不想让妾做这个新皇后,而是前朝的大臣们可恶,他们非要说这个不可那个不可。而三郎身为皇帝,也不能奈他们如何,只好将这件事搁置了。但是不要担心,阿婉依然是我心里最重要的人。”

李隆基屏住了呼吸。

他觉得自己的心事完全被说中了,就连尚且只是个模糊雏形的念头,也被武惠妃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出来。

他几乎要恼羞成怒了。

但是,武惠妃轻轻地将自己的臻首放在了李隆基的膝盖上。

青丝如乌云般,松松地堆在他便服的膝头上,金冠上的衔珠在锦绣之中反射着隐约的光芒。

武惠妃没有错过皇帝轻微的僵硬,她知道自己都说中了,心中更加悲凉。

“……所以,不管三郎废后不废后,不,妾劝三郎还是不要废后了,只要这事和皇后没关系——这事,和皇后有关系吗?”她侧过头来,从下往上地看皇帝。

李隆基十分惊诧,一时不知,自己一向直来直去的爱妃是不是换了人。

这件事的爆发出乎李馥的意料,就连结束得,也和她推测中的结果大相径庭。

这也提醒了她,哪怕有再多的消息来源,她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算到每件事,更不可能每次都有插手的机会。

王守一还是逃脱了一死,清阳公主和他离婚,他自己流放柳州。有关于他巫蛊压胜的内容没有公布出来,但是据李馥所知,当时她爹极为震怒,而王守一竟然还能留得一条小命,当真已经是天恩浩荡。

而至于王皇后,废后的旨意也迟迟没有下来,因为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压胜的内容,只以为是王守一瞒着王皇后做了替她求子的事,所以他们对这个结果并不太吃惊。但是李馥通过在武惠妃身边的牛大总管的消息知道,武惠妃还曾为王皇后说过一句好话,说不定,就是这一句话,最终决定了圣人的心意。

但是,王皇后也不能在大明宫里继续呆下去了。

李馥在空空荡荡的仪凤殿里,看她三哥小心翼翼地收好一只陶罐,这只陶罐只有最上方有一条小缝,其余都是一体。陶罐沉甸甸的,李馥不用问,就知道里头装的是满满的铜钱。

“是我最早的一只扑满,”李嗣升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存满了,却一直没舍得打碎。后来就把它忘了。”他轻轻拍了拍怀里的陶罐,满满当当的陶罐几乎没有发出声响,“实际上,后来我存的钱都被圣人拿走了,这反而成了硕果仅存的一个。”

李馥同情地看了她三哥一眼。

“殿下要搬去洛阳太初宫静养,据说是她自己求的……你怎么没有劝劝她?”李馥问。

李嗣升默默看了她一眼,又移开了视线,“劝她什么?劝她为了我和十七弟,将就着还是在这个牢笼里待着么?”

李嗣升的口气平平常常,但李馥却从没觉得她三哥的心情这么糟糕过。

“……洛阳也是另一个牢笼,”李馥看着她三哥,直到李嗣升转回头来看她,“所以,我的意思是,你可以给殿下提个建议,就说——”

“天高皇帝远,她想不想彻底从宫里出去。”李馥云淡风轻,却又准确无误地说。

李嗣升仿佛想到了什么,一双眼难以置信地瞪大了。

第138章 大计划

王皇后离宫的事, 陆陆续续忙了两个月有余。

名义上, 她并没有被废, 只是带着一部分人去东都静修。实际上, 她的离宫,就算是正式宣告了她本人一系的势力彻底退出了大明宫这个舞台。

这些年来, 她在宫里一直以宽仁待人, 妃嫔之间相处大致和谐,宫女内侍的处境大大改善,乃至于宫外养病坊、义学以及惠生院的慈善事业稳定而清明地运转, 都离不开她的功劳。

王皇后一走,这大明宫瞬间就不一样了。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 武惠妃从此, 就成了实际上的后宫第一人,在各处需要皇后出面的场合,以及归属于皇后管辖的事务,如今都由她出面打理。

刘华妃、赵丽妃、钱德妃、杨贵嫔、柳婕妤以及皇甫德仪等潜邸一系,几乎完全失去了话语权。

这件事的后续反应还不止于此。

在大明宫里, 有一片皇子居所, 目前暂时只有大皇子李嗣真,以及太子李嗣谦住在那里。今年大皇子已经年满二十,而太子也已经十九岁, 但往下数,老三李嗣升就只有十四岁,所以之前一直还在皇后那边住着。不过他现在就必须搬到这片院落里来了。

而借此机会, 他的弟弟们,十三岁的老四老五,以及十二岁的老六、十一岁的老八,这次也都从各自的母亲殿中搬出来,和李嗣升一道来到了这片位于大明宫西北角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