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319)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当眼花耳热的时候,贺学士便已经知道了,这位他偶遇的老人,果然是位在宦海中沉浮多年的小官。只不过,他朝中无人,也并无十分突出的才干,在地方上辗转多年,告老致仕之时,依然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七品官。

贺学士常年在京中为官,又一直做着天子近臣,虽然品级也不高,但是在交游往来、受尊重的程度上,说出来都让许多地方大员羡慕不已。可是,在这位老者对他做小官时,和小吏上官斗智斗勇的故事妙趣横生的讲述之中,贺知章竟觉得自己这样清贵的生活,好像也太风平浪静了一些。

这些刁民、小吏以及贩夫走卒,他们每日为了几文钱斤斤计较的生活,好像也别有一番乐趣。

说着说着,那位老者就开始感叹起现在朝廷在地方上的政策来,“这当然是好事,对于朝廷和百姓都是。”他说,“但有些人,行事就未免操切了!地方上鸡犬不宁,也并非是小民不懂得朝廷的好意……不,他们确实不懂!”老者,这时候贺学士已经知道对方姓邓了,将桌子一拍,贺知章被这一声震得清醒了几分,“没人跟他们解释,他们当然不懂!”

“朝廷要让他们出来纳粮捐输,但是他们宁愿做本地土豪的佃户。”老邓接着说,贺知章朦朦胧胧地听,觉得好像还不到自己点头的时候,就只是强撑着身子别倒了,“但他们若是懂得算一算这账,就该知道,比起土豪将他们盘剥一辈子,还要将他们的儿女也都做了佃户来说,朝廷的捐输,实在是轻得不能再轻了!而且一旦户籍恢复,遇事也可以向官府求助,这不比向对他们的土地巧取豪夺的土豪们,要可靠得多了么?”

邓老又拍了桌子,这下贺知章仿佛是真的听进去了一点,发现对方说的,好像确实是再对没有了!怎么朝廷没有这么做事呢?这简直是不可理喻……

邓老又说了好些,贺学士越听越觉得很对,现在括隐的工作方法很不对,是在将人民群众推到我们的对立面呐!可是,群众工作不是这么做的!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团结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好好说,他们一定能明白,谁才是站在他们这一边,为他们的利益着想的人,而谁,又是盯着他们的血汗,希望榨干他们身上最后一滴价值的人!

这场酒喝到最后,贺知章拉着邓老都不放手了,他和对方勾肩搭背,一定要对方将方才说过的话都写下来,愚弟他也有些门路,兄长这样的大才却被埋没大半生,这实在是宰相的失职!兄长方才的策问实在是切中时弊,实在不该就在酒肆里随便说说就算了!

最后,贺知章完全不记得他邓兄是怎么回答自己的要求的。但是当他醒来,还没来得及看清自己身在何处,就感到自己的怀里多了一份东西,他将东西掏出来一看,顿时大喜过望。

“关于如何做群众工作的几点意见,”贺知章念出了这份手稿的标题,“原来邓兄早有准备!”他当然看出这份手书不是仓促之间写的,毫无疑问是邓兄的心血之作。哪怕他依然不知道邓兄的名号,可对方这种托付心血的洒然,又要胜过与碌碌之辈相交多年!

他一定不能辜负对方的信任!

盖相知,心血相托,邓兄真乃古之士大夫!

生性浪漫的贺知章贺大大,心中充满了激荡的热血,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当李馥从备政咨要上看见这篇长文的节选的时候,她也不禁为小八的笔锋击节赞叹。

对,没错,这篇文章不是李馥写的,也不是别人写的,正是和她同龄的八妹李珊,从多年在宫中发动团结宫女的社会实践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心血之作。

这篇长文用词朴实直白,近乎全无文采,但一旦理解了作者的思路,便会看到一整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篇文其实不仅仅说了如何做群众工作这件事,更是一套初级的唯物史观政治评论作品。

“我妹妹,超厉害。”李馥用指关节敲起了桌子。

第136章 不孝女

李馥在大姐的公主府里, 和大姐二姐说话。

她这次做小娘子的打扮, 只不过也不太像她自己, 出宫之前, 她便已经和两位姐姐约好了今日见面。今日,她在半路上加入了二姐的队伍, 假装是二姐的随从一道来了大姐这里。

她将上一期的备政咨要拿来给大姐二姐们看。

大姐对小八的文风十分诧异, 而二姐则敏锐地指出了这件事里不安全的因素,“也就是圣人不在,要不然我看, 这篇文章根本就登不出来。”

李馥赞同地点头,这不用二姐说, 她也意识到了, 讲一讲怎么让老百姓更好地理解朝廷的政策是没问题的,但是接下来毫不遮掩的发动群众、团结群众的内容,就很有些要手把手指导别人搞农民起义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