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314)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李馥无所谓地点点头,“也许吧,但娘娘确实是凡俗中人,那就不妨多用现实的眼光看问题。有些争斗,真的有意思吗?”

留下这句话,李馥对武惠妃行了个出家人的礼节,便自顾自地去了隔壁偏殿,毫不费力地从牛贵儿手里要走了被迫喝茶的如意和长宁,带着他们,和来时一半突然地,扬长而去了。

今日的天色正好,清透的蓝天上浮着几片慵懒的白云,李馥走出绛华殿后抬头望天,忽然忍不住自言自语:“说真的,再来一次这样的活,我都想写本书了,名字就叫,嗯,我爹和他的女人们,唉……”

天边,一团暄软的白云悄悄翻了个身。

隔了两日,李馥又和皇后打报告,告诉她自己还是打算出宫过暑假,这关系到她每年的修行,去年已经中断过一次,这次不好再推迟;而且阿耶北巡之前,也没说她今年不能出宫,如此这般,皇后殿下看看,能不能通融一下?

王皇后没想到李馥这么快又来,不免有些惊讶,不过她上次就没直说这和武惠妃和她的争权夺利有关,这时候听完李馥的理由,觉得她并没有无理取闹,于是也不好直接拒绝李馥。

于是,当着李馥的面,王皇后派人将李馥的话和杨思勖那边说了,上次武惠妃提出异议,就是靠说动了不想节外生枝的杨将军,这次她直接去问杨思勖,如果他还是上次那个意见,就说明武惠妃依然在对他施加压力。

传话的人来来回回跑了几趟,看得出来,杨将军确实不太想担责任,李馥就笑眯眯地在仪凤殿里等着,实在等得不耐烦了,就到她三哥的菜园子里去给他帮忙。

终于,在李馥都打算在王皇后这里蹭吃一顿的时候,杨思勖亲自来了,他简短地同意了万安公主出宫修行的要求,并亲自交代了今年的暑期安保工作的安排。

“……某会亲自去景龙观坐镇,到时候,殿下在宫里有事,还有禁军的陈玄礼副将在北门衙门里驻守。”他说。

李馥强颜微笑,觉得她今年,终于要用上景龙观的地道了!

刺激!

第134章 道友们好

开元十一年, 五月十三,在比往年推迟了十几天之后,李馥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了阔别两年的景龙观。

换了看守的人, 尽职尽责的杨将军还没有兴趣旁观万安公主和各位真人们讨论道法的过程,所以李馥得以和往年一样,先检验过这段时间以来, 景龙观各项项目的进展。

和往年不一样的是, 去年一年, 正是道门和商盟, 随着朝廷基建和括隐的脚步, 将触手从长安延伸出去的一年。而李馥一直没放松过对这方面的遥控, 她自然知道, 接受过新道门思想改造的道士们,在括隐和帮助商盟立足的过程中, 都起到了多么重大的作用。

尤其是,随着大姐和二姐回到长安,将义学和蓝翔的事分别接手之后, 李馥发现自己完全可以专心在道门的改造上下工夫。她这次出宫,主要就是为了做这件事。

“上次说, 道医加演剧团的模式在别的地方也进行得很顺利, 最近情况怎么样?各地道门里, 愿意加入的多吗?”李馥问卢齐物。

李馥说的,就是景龙观在借着这次机会,将新道门的理念推广到全国各地的进程。

一直以来, 卢齐物对于向长安城之外的地方推广真正的修行道理一事都十分上心。早在李馥没有提出这些事之前,他就已经尝试过将长安城的道友们往外派,以及招揽外地德高望重的道门前辈,来京城交流讲法。

正因为前期已经做过这些准备工作,当商盟准备扩张的时候,李馥除了让他们找上朝廷,跟上朝廷括隐和基建的脚步,还惦记起了道门的人手。

外地人在本地人面前总是特别显眼,别管你的用意如何,要是一开始就没人听你吆喝,那一切都是白搭。

尤其是外头来的商人,哪怕商盟的目的就是办学、推广农具、吸收人力搞建设,如果有本地特产也倒腾一下卖出去,但是这么好的事,本地人就更不愿意相信了。

但好在还有道士们。

大唐崇道,道士们在百姓们心目中的形象一向高大,有他们做担保,很多事就要好办得多。

只不过,乱七八糟的野道士不能要,他们都是李馥想要利用演剧团的小品剧,打倒戳穿、再踏上一万只脚的对象,也就只有改造过的自己人,还可以放出去用一用。

而长安城里的新道门,也已经历练多时,不管是各自瓜分了周边县乡娱乐市场的小剧团们,还是由丁政观道长带领的道医集团,都已经在长安城周边打下了赫赫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