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291)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是啊,万安公主在宫里的名声不是盖的,绣儿给了她主子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脚步就自然向殿外走去,“那婢子就去请公主进来了,娘娘这次一定要记得,对公主态度好些罢。”

诶诶诶,这吃里扒外的绣!不就是让你和万安观那边的人适当接触一下么?怎么这就被带坏了呢?!

赵丽妃在绣儿身后跳脚。

再一次来到风姿不减的丽妃娘娘面前,李馥当然还是熟练地穿上了她当道长的全副行头。

“丽妃娘娘好着呢?”她格外热情地打招呼,“许久没来东都还适应吧?娘娘这里的风景清净,小七不知不觉就走过来了,还请娘娘见谅呀~”

嗯,风景清净,就是又偏僻又荒凉的意思。

黄鼠狼给鸡拜年了这是!

赵丽妃心里登时提起了十二万分的警惕。

“……来人呐!送客了!”赵丽妃跳起来就喊。

第125章 宫宴

这章李小七又双叒搞事了! 在今日之前, 李隆基对轨道的认识完全来自于李馥的“吹捧”。

后来他也回忆了一番,想起那个故事中对蒸汽火车不明所以的描述, “在铁制的轨道上奔跑的大铁车, 一天之内能行数千里”,他只当这是道门甲马符咒一类的东西,却没想到速度的关键,也许仅仅就在铺在地上的木条上。

按照韦凑的说法,只是改变了这一点, 不管是运力还是速度,都比普通的二轮马车,以及他们将作监正在改进中的四轮马车要高出不少,若是能够昼夜不歇,再沿途换马,一日之内可行四百里左右。

而从长安到洛阳,也不过是八百余里罢了。

关中、河东两大平原一马平川,这马车的车斗换成车厢,用来运人更是便利快捷。

若是运兵, 还能在途中得到休息。

李隆基看着眼前的地图,视线不由自主地移向了西北和东北的方向。

陇右、河西、朔方、河北!

吐蕃、突厥、奚、契丹!

……

李馥在离开太极宫之前, 和玉真姑姑单独说了会小话。

玉真公主在宫外有自己的道观,就叫做玉真观。据说当年修建的时候太过靡费,被不知多少御史和重臣在上皇面前告过状,不过上皇没有搭理他们,实在是十分的偏心和昏庸。

可见他们老李家的感情用事是一脉相承的。

据李馥所知, 虽说她玉真姑姑在上皇面前安安静静的,但她在宫外的生活过得极为潇洒。无论是和士子公卿们开文会、花宴,还是出门冶游踏青,她都是想干就干,完全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当然,也没人会对她指手画脚。

李馥是不知道玉真姑姑有没有顺手养两个小鲜肉什么的,但她估计,即便她养了,也没人会觉得有哪里不对。

不过她姑姑最爱干的事,还是和文人士子开文会,并将看得上的人才推荐给她爹。若是按照后世的说法,玉真公主就是长安城里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沙龙女主人了。

李馥先前不是打算为她爹推广蝴蝶装的事情出一份力么?她就是把主意打到了玉真公主,和她的文学沙龙上。

她撺掇玉真姑姑办一个吟咏蝴蝶装的诗赋大会,并将其中的优秀作品合集整理、配上插图、诸位作者的介绍并刊印流传来着。

为此,她还把已经有点交情的吴道子给卖了,让玉真姑姑一定找他画插画。

关于画圣大大和李馥的交情,还要从头说起。

他们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李馥还不知道那位心高气傲、眼神还不大好的画待诏就是吴道子,她后来和他相谈甚欢,只是因为他们两人都对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山水画水平不大看得上。

后来他们的话题跑着跑着,就直接跑到了吴道子最负盛名的人物壁画之上,而这就来到李馥的专业领域了,她身为一个被砸死的注册建筑师,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涉猎的。

于是,那时候还不知道对面就是画圣本人的李小七,就对他大谈特谈不考虑明暗和透视关系的壁画为何会欠缺表现力,并随手向他示范了一下考虑这两点之后,景物的空间感以及群像的立体感,然后他们就相谈更欢了……

后来知道那是吴道子本人,李馥在尴尬了一瞬之后,倒是想知道画圣大大在听过这样一番理论之后,他的画技会不会出现变化。

等她再一次见到吴道子,对方的近视度数又明显加深了,李馥怀疑他点灯熬油地练习炭笔素描来着。不得不说,画圣的悟性和天赋就是高,李馥当时不过随口说了两句,又画了两笔特别抽象的示意图,他就基本摸清了人像素描和最基本的一点透视的技术要点。

不过,身为这个年代的画家,而且目前还是宫廷画师,吴道子大大对透视和阴影,也有自己的发挥和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