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26)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李馥反省了自己对她爹的无端猜疑,决定诚实地面对她爹接下来的问题。

当然,是有技巧的诚实。

“马怀素向朕提议重新整理秘书省的旧书,你知道他的想法是哪儿来的吗?”

哦,马怀素,给她爹讲课的另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头,不管他的想法是哪来的,李馥知道这件事一定和自己有关。

“和七娘有关?”

李隆基伸手揉乱了李馥的脑袋,“是啊,和你那本哈大郎的故事有关,马卿看了那本书的装订方法之后想到的。我看那本书那么装订起来不是三郎的主意吧?他分明只在别的地方有‘巧思’。”李隆基在最后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李馥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要把卷轴给改了,这可太好了阿耶!我先前一直都没想起来!”

李隆基看了她一眼:“怎么?你的小脑瓜里还有些别的主意?”

李馥看出她爹脸上的不信,大概是以为她刚搞出一出“天书”的事情,之后就能消停好一会了。

于是李馥就和她爹好好探讨了一番印刷术以及书籍报刊杂志的问题。

说来也奇怪,大唐分明也不缺识字的人,同样不缺雕版印刷的技术,但是印刷术愣是没有普及开来,李馥在知道她三哥用那些抄本卖了多少钱之后,就一点都不觉得她三哥没有经济头脑了……

“……所以说哦,阿耶,书不是就是用来读的么?现在手抄本这么贵,又怎么能有更多人读得起书呢?如果没有更多人读得起书,那阿耶想要人才,又能从哪里来?”

李馥知道她爹现在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想要说动他,往对国家有好处的方向说就没跑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其实官版印刷的事情一直都有,不过,”李隆基突然停住,像是想到了什么,“不过,之后这件事,应当就可以办了!”

他表情有些欣喜,看来不管雕版印刷曾经遇到了什么问题,现在这个问题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李隆基只思索了片刻便做出了决定,他回头对侍立在旁的高力士说:“将军,明日记得提醒朕,和姚卿、马卿、褚师傅他们商议重印从前的官版,并用新式蝴蝶装装订的事。”

三言两语之间,李隆基便已经敲定了这件事,李馥听见她爹的措辞,心中有了猜测。

“是因为原本的雕版不适合卷轴装?”李馥问。

“不错!但也不仅仅是如此,”李隆基也显得有些兴奋,他深知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的重要性,这是一件不亚于当年太宗开科举的大事。

“这事还和世家门阀有关。”

“活到现在的世家门阀,他们一个个都是祖上出过治学大师的家族,他们将自己祖上传下来的经书著述秘而不宣,看得和性命一样,即便是朝廷来借,也一概不给。”

“不过这么多年来,前有前朝动乱,后有天后任用酷吏,死在这件事上的世家也不少了,他们总算知道和朝廷硬顶是个什么下场。”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他们为了让自家子弟不被科举出身的寒门士子比下去,朝廷永远不能抛开他们,在这件事上头,可是下了许多脑筋。”

从李隆基的讲述中,李馥很快明白,正因为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普及印刷术对寒门子弟的好处,所以已经步入衰落的门阀世家们,才更不能让这件事真正成功。

首先是将书卷的地位抬得极高,让人将任何写了字的纸都看做不可轻易丢弃的物品,更别说是承载了圣人之言的四书五经,更是必须用尽可能精美的纸张、尽可能虔诚的态度和优美的书法来书写。

若是最后的成品并不好看,那就是对前贤的亵渎。

之前官版的书卷,因为雕刻和印刷必须有线框的原因,一卷书展开之后,字迹都分布在一个个刻板的黑框里,而为了黏连纸张,黑框边的留白也需要一定的宽度,确实十分不美观。世家子弟们也因此对这些书大肆批判,以为是有辱斯文。

于是在一片质疑声中,官版的书籍没印几次,真正刊行天下的,也只是长孙皇后的《女则》这样,不会触犯世家神经的著述。

同时,将书籍的收藏价值看得极为重要之后,手抄本的价格就自然而然地升上去了。而对于有志读书的寒门子弟来说,这个价格虽然令他们望而却步,但同样也为他们中书法好的人提供了一条抄书养家的路子,让他们没有太多改变现状的动力。

但他们能借到、抄写的书籍,又永远不可能超出已经广为流传的那些版本之外,于是乎,世家大族就可以借此变相实现对于知识的垄断。

李馥听完这些,顿时觉得事情果然不是她一开始想得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