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24)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我擦!这老头好能活!该不会是个骗子吧!李馥惊呆了。

午前,李馥照常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在再次和郑尚宫从头到尾探讨了一篇女则之后,自作自受的李小七筋疲力尽地来到了麟德殿后的翰林院。

和后世其他朝代的翰林院不同,此时,翰林院并不是清贵词臣代名词的翰林学士的聚集地,而只是供养着各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的机构。

文词、僧、道、书、画、棋、琴、术、医、数,这些方面的人才被通通称为待诏,也就是等待诏书传召的意思。

李馥在这里等着叶天师大驾光临,不过呆了一段时间,她就发现这里的人都好有趣,会的东西千奇百怪,说话也好听……

未时三刻,仙风道骨的叶法善乘着肩舆来到了这里。

叶法善是个又瘦又高的怪老头,身上的八卦道袍是鲜艳的紫色,上头的织绣纹样繁多,一看就很贵。

他见到李馥的时候,李馥正在和翰林院中一位画待诏探讨刚刚兴起不久的山水画,她那一手素描既然已经在皇帝面前漏了底,便也不在乎在这方面和其他人多说几句。

叶法善是跟着高力士一起来的,李隆基原本也打算过来,但好巧不巧,宰相姚崇带着太常卿马怀素有事拦住了他,与是他便派了最受他信任,也和李馥相熟的高力士前来向叶天师说明情况,并将叶天师对此事的判断带回给他。

李馥先是听见了高力士熟悉的声音,接下来便看到了据说已经有一百多岁的护国天师本人。

叶法善已经听过事情的经过,也看见了那本《见闻录》本身,但他在亲眼见到李馥之前,却只是对高力士摇头,并未给出任何判断和建议。

直到他看见李馥的第一眼。

“公主,将来必是我道门中人啊。”叶法善只说了这么一句,之后便只是对着李馥点头微笑,十分有得道高人看破不说破的风范。

李馥都被他笑毛了。

……

宰相姚崇和太常卿马怀素一同求见,他们呈上来一份奏疏,以及一本装订方式分外眼熟的册子。

李隆基眉头一皱,他现在看见类似的书册心里就下意识地不舒服,于是他先翻了翻那本书册,发现内页一片空白,他扬眉看了看姚崇,才又打开了另一侧的奏疏。

一目十行地看完之后,李隆基才发现他先前也奇怪过但又瞬间放下的念头,不禁在心里感叹,治理一个国家事务繁多,确实需要各方面人才各尽所能、查缺补漏。

奏疏是马怀素上的,他在奏疏中奏请今后秘书省和其他几处官方藏书阁都使用这种装订整理方法,来代替从前的卷轴。同时,他还提议,今后无论是文书整理、还是旧书誊写以及国子监六学、各地官学的教材等正式文件,都用这种方法来装订,以便文书的保存和管理。

李隆基特意将马怀素送上来的样本竖了起来,看向侧面窄窄的一条书脊,果然见上面写着这本簿册的名称——送呈蝴蝶装御览样本。

“蝴蝶装?”李隆基笑着重复了一遍,“确实是个好名字,此事可为,姚卿也看过了吧?”

姚崇也点头应是,既然人都在这里,三言两语之间,皇帝、宰相和正主持秘书省藏书清理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就把这件事的落实提上了日程,并向中书门下发出指示,就按马怀素奏疏上的流程办理。

正事说完,随即,李隆基便想到了时机上的巧合,面色不禁有些奇怪:“马卿最近,是不是看过一本奇书?”

马怀素先前没提贺知章,也不是想侵吞他的功劳,而是对方特地拜托他不要在奏疏中提他的名字和作用,但此时被皇帝问到当面,他也不能公然欺君,于是他也就老老实实答道:“回陛下,是,这个方法,确实是臣从一本讲西域胡商贩货的市井奇谈里学来的,也许就是胡人的法子吧。原来,陛下也看过?那原本是宫中藏书吗?”

李隆基听见这句话,又想到“哈大郎和神石”这个名字,一时之间哭笑不得。

……

叶法善还在冲李馥神秘微笑。

李馥怀疑他是想就这么笑到自己自愿拜入道门为止。

不,她是不会答应……等等!她脑子一激灵,突然想起玉真和金仙这两位出家修道的姑姑。

她真是傻了!金仙姑姑她没近距离接触过,但玉真姑姑过得有多么逍遥她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毕竟大唐对女子的束缚本来就少,而一旦出家,那些礼教之类的条条框框就更套不到自己身上了!出家之后,还不必早早嫁人,酿成童婚的惨剧!傻子才不喜欢出家呢!

一旦转过这个弯,她再看叶法善那张瘦瘦长长、看不出年纪的老脸,怎么看怎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