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140)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铮铮的琵琶声响起,飞星队攻入报仇雪恨的第一球。

李馥跳起来就是一个欢呼。

“七娘你到底是哪边的球迷……”王训无奈地叹了一句,又将身板绷得更直,以便在不影响仪态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向球场那边张望,“不过飞星队今年气势如虹,确实锐不可当。”

李馥赞同地点头。

李嗣升看他们两人都没有因为他说的话紧张起来,顿时也怀疑是不是自己高看了事情的严肃程度。

不就是背着皇帝在宫外给人出主意经商?其实钱财一分钱也没到手嘛,和上次卖书都比不了啊!那肯定不能算是大事……

李小三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自我说服。

“……那就随便见见?其实我对俞大娘本人一点都不好奇,倒是她对我们,”李嗣升咽下圆桌会几个字,“可能特别好奇吧?”

说到这里,他努力没有露出贼眉鼠眼的表情。

别说,他也是个正经皇子,装起样来还挺像那么一回事。

不约而同地,李馥和王训给了他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知道李嗣升即便见到俞明珠,也不会露出什么不合适的表情了。

李嗣升说的没错,俞明珠对圆桌会的好奇心,早已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日益增加。

这段时间以来,车盟的发展势头迅猛,经历了两次比较大的扩张。

第一次,是将购买了四轮车专利、却并非车盟成员的商家纳入到车盟之中。这一部分商家原本就慢了车盟一步,后来又在营销手段上远远被俞氏他们甩了开去,原本已经绝了和他们竞争的主意。这时俞氏车盟抛来橄榄枝,他们自然是欢喜不尽地加入了。

这一次扩张之后,车盟的产能更大,而对于所有纳入车盟范围内的商家,俞氏等人对于质量的把控也绝不放松。再加上对这部分人员在营销理念和手段上的统一培训,很快,在新出的四轮车领域,车盟已经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第二次,则是在高端马车的市场渐渐稳定之后,车盟开始主推平民使用的大车和货车。这时候车盟的品牌口碑已经十分响亮,再加上几乎所有原本就有车马生意的商家都已经加入了车盟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俞明珠他们原本预计的,低端市场被人迅速仿造的顾虑也就不复存在了。

第一次扩张是俞明珠主导的,而第二次扩张则是由圆桌会建议的。

起初,包括俞明珠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理解这一建议,但圆桌会的意见是,继续开发奢华的马车固然赚钱,但将业务重点完全放在权贵身上,其实是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愚蠢举动。

圆桌会点到即止,但俞明珠却因此脑补了很多。

她首先想到了圆桌会一直不露面,也不求名利,只是通过豆卢居士将意见送来的做法。

再加上她通过曹慧娘得知的豆卢居士的大致经历。

俞明珠脑补了一个在武周称帝时,每日朝不保夕的一众李唐宗室,他们曾经的积蓄不敢露富,只能转移到一些深得他们信任的经商的奴仆手里,并在这些年来暗中经营,直到他们陆续恢复身份,这才功成身退的故事。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不再经商的老前辈,也许是为了帮豆卢居士看住她的生意,又或者只是闲不住技痒,所以才不求名不求利,偶尔为车盟的发展送来高屋建瓴而又闻所未闻的建议。

否则,她很难想象,一群理应只追求利益的商人,怎么能够长期秘密地联合在一起,为一些他们素不相识的商人们出谋划策,自己还得不到半点好处。

而这样一来,他们才会在所有人都对权贵趋之若鹜的时候,对车盟提出分散经营重点、将经营重点转移到平民身上的建议来。

毕竟,权贵得势时固然煊赫,但是一旦败落,从云端跌落的速度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

俞明珠觉得,自己又被老前辈上了一课。

同时,她也领悟到,他们车盟一开始就只做品牌,除了在最开始,都不依赖于豆卢居士的人脉开拓市场的稳健之处。

在说服车盟中的其他人的时候,俞明珠难免将背后出谋划策的圆桌会,以及自己对他们的推测向几位车盟中话语权仅次于自己的合作伙伴透露了一二。

这些人在知道让车盟飞速打开局面的“营销理念”,都是由这些老前辈提出来的时候,他们便已经对这些不露面的前辈高人大为钦佩;在俞明珠进一步指出这些老前辈每一个建议背后的深意的时候,他们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实际上将车盟的道路一步步奠定的圆桌会钦佩无比。

于是,俞明珠又按照从圆桌会那里学来的思维模式,将风险和收益,以及数学期望的概念给他们普及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