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118)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李馥心领神会:“懂了,八成又是想怎么搂钱了,表情和三哥有时候可真是太像了,啧啧,真不愧是亲生的……”

李隆基伸手就想把李馥拍墙上。

他有李嗣升那个傻小子那么掉价吗?连本书的行情都摸不透?!

李馥狗头一缩,躲过了她爹往她后脑勺去的魔掌,“不可以乱敲小孩子的头!会敲傻的知道吗!”

李隆基就是太知道了,有时候真想把这熊孩子拍傻算了。

“阿耶还想赚钱呐?上次七娘说的国营企业有眉目了吗?一时找不到人手的话也可以先卖卖专利凑活啊,反正霜糖这些,让民间去做就好了嘛,对吧?”

李馥拿她高阿翁当挡箭牌,浑身上下只露出乌油油的头顶、白生生的额头和一双滴流乱转的大眼睛来。李隆基还想凑过去拍她脑门,高力士竟然还真挡在了李隆基面前。

笑眯眯的。

李隆基拿串通耍赖的“祖孙俩”没有办法,又听见李馥刚才说的话,他想起上次就没有细问,但“国营企业”按照字面理解的话,还是很容易明白小七所指的意思。但那就是朝廷亲自下场与民争利,小七异想天开,肯定是不行的。

倒是“专利”二字,有些难解。

专门之利?和朝廷特许矿山、盐场的经营权是否有关?

李馥看她爹又准备好好说话了,于是又鬼鬼祟祟回到原位,对她爹说了说专利的事。

这也是李馥想过一段时间的事了,就和将作监改进四轮马车的事情一样,朝廷偶尔也能做出技术突破,但是他们往往做完了也就完了,不会特意去向民间扩散,哪怕这项技术突破也是民间急需的改进。

而对于李馥来说,她之前做出来的东西并未刻意区分民用或是军用,换句话说——是否必须保密,于是这就带来一个问题。

她爹恐怕将她送来的所有方案都视作应当秘而不宣的东西,若非自己提出,他可能会将这些东西的应用范围控制在极为有限的地方。

但是,和望远镜以及热气球不同,像黑板、粉笔、白糖甚至是水泥这些东西,有必要将技术垄断在朝廷手中么?

李馥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而且,专利和专利费的出现,可是能极大地鼓励发明创造的!

从清思殿回来,李馥对扣儿宣布了很快就会有《西京小报》看的好消息。

李馥可是真心希望,今后在宫里能得到更多来自市井的消息的。

另一边,李隆基在知道专利的概念之后,对李馥提出公布专利,让民间有能力的人士在缴纳一笔费用之后便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自行盈利的点子若有所思。

第二天,李隆基就和对讨论商业计划没那么反感的宋璟商量起这件事来。

商税改革的事终于在朝堂上吵完了,接下来该如何推行又是一项无比艰巨的工作,这时候宋璟又听见皇帝要收钱,心里就猛地提起一根弦。

不过弄明白“专利”的意思之后,宋璟就明白,在这件事里,专利费大概是收不上多少来的,方子一旦扩散出去,朝廷根本没有这个人力物力去监督。

这就是一个变相送方子的地方。

对这一点,皇帝也同意他的看法,皇帝对他的子民对“知识产权”的陌生程度有充分的自信。不过皇帝比宋璟略微乐观一点,他说,如果这个“专利”确实能让人赚钱,而且比卖“专利”本身要来钱快的话,买到专利的商人自己会保密的。

宋璟觉得皇帝说得很有道理,不过这样一来,朝廷的好处在哪里?

和各位“爱卿”吵了这么久的架,李隆基已经对商品经济的套路很熟悉了,他对他的宰相侃侃而谈:对于朝廷来说,财富并不仅仅指的是收上来的赋税。让百姓们的生活更便利是不是财富?让他们的粮仓和厨房里,食物变多了是不是财富?让他们干活更省力,于是能够产出更多的粮食,是不是财富?

新技术新商品的出现,让商业更加繁荣,又是不是财富呢?

作为一名立志成为圣君的帝王,李隆基认为,这些当然都是大唐的财富。

而要做到这一点,依靠的不仅仅是朝廷的力量,还需要更多的民间力量自发地参与。

宋璟有如醍醐灌顶,他终于对皇帝的高瞻远瞩万分敬服。回去之后,宋璟认真翻阅了家中收集的《西京小报》,从此潜心研究商业拉动计划,誓要在今后的御前奏对中跟上圣人的思路。

第54章 专利局

接下来的日子, 李馥依旧在万安观里远程监督她的实习教师小分队。

万安观里的实习计划是轮流排的, 按照李馥先前的承诺, 只要成绩达标、试讲合格、态度端正,所有人都有出宫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