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116)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杜钦若心里激动,顾不上失礼,一拍身前一位小哥的肩膀,迫不及待地问:“这位小哥觉得怎么样,听得懂吗?”

那名小哥一扭头,后脑勺上的文身顿时和活了一样移动起来,杜钦若这才注意到,自己身前的这位小哥不仅剃了个光溜溜的脑门,他的脑后和胳膊上,还用不知什么墨文了一条巨大的蟒蛇!

时近盛夏,要干活的平民穿着一般都挺不讲究,这位小哥的上半身虽然没有完全袒露,但杜钦若就是能看见对方的文身透过夏布露出的一鳞半爪。

杜钦若忍不住向后小跳半步。

“挺好,俺都听明白了!今后让他们算马料的时候总算能省劲了!俺回头就让小的们都来听听!”王大哥的声音从杜钦若身边传来。

一想到自己今天新认识的朋友,杜钦若这才稳住了脚跟,只不过他免不了在心里嘀咕:小的们?马料?王大哥该不会是哪处山寨的山大王吧?呸呸呸!这可是长安!王大哥一定只是马场的主人而已,对,马场的主人……

这时候,那名文身恶少也对杜钦若点了点头道:“几位是新来的吧?”少年一顿,打量的神情一闪而逝,“不过,如果想补上数算前头的内容,不妨明日早些再来,明日这时候的数算课,会将这几日的内容从头讲起。”

义学的环境真好,杜钦若想,连京都恶少都被感化得如此彬彬有礼、一心向学!

那名恶少说完,便自顾自地从怀中摸出一根小木棒来,又在脚边寻一片平整的土地,他身边许多人也做出类似的动作。

“哦,对了,下一堂是识字课,你们不需要吧?那就不要站在这里挡路,碍着大伙练字的地方了。”

杜钦若眨了眨眼,越发觉得义学不可思议。

这真的只是教人谋生手艺的地方?

万安观里,李馥正在听尹善回来报告义学的情况。

“……刘朝臣他们在外头讲,婢子们在后院为孩童启蒙。外头听的人多,后院里大都是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母亲在刘姐姐她们那里学裁剪,孩子就放在婢子们这里,和养病坊的孤儿们一道开蒙。”

李馥听得频频点头,觉得义学办起来之后,效果比她想象得还要好,尤其是范围不仅仅局限在养病坊中原本的人员,而是惠及周围的平民。

“不知道是谁,不过阿耶的

大臣给力,”李馥由衷感叹,她知道义学有如今的开局,背后离不开繁琐又细致的准备工作,“皇后殿下的思虑也很周全。”撺掇皇后搞慈善竟然意外地合适。

义学的状况一切良好,王皇后如今还在关心为宫里人培训急救知识的大事,皇帝也在听说后派来了尚药局的人手帮忙培训,还专门跑了仪凤殿一趟。两位大佬如此重视此事,终于冲淡了宫中在九皇子夭折后有些紧绷的气氛。

气氛有所缓和之后,李馥方才对宫中先前的紧绷若有所觉,她怀疑,自己无意中为后宫的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

后宫风平浪静,李馥觉得是时候再去探望她爹一次了。

第53章 商业拉动计划

这次李馥很快见到了皇帝。

李馥是来找她爹申请西京小报的订阅权限的, 民间出版的西京小报和马球消息不同, 在她爹眼中恐怕并不是适合少儿的读物。一想到这一点, 李馥对此次尝试的结果就不太乐观。

李隆基这时正坐在清思殿的后廊上出神,嗣一的夭折, 给他带来的打击还没有这么快过去。

李馥同样想到这一点,她静悄悄地上前,又安静地为她爹打了会扇子。

李馥难得如此安静,反倒是李隆基不太习惯,他允许女儿过来, 也是想看见她活泼灵动的样子, 好让自己心中的遗憾消散一些。

“手酸吧?别打了。”

李馥将扇子交还给那位圆脸的内侍,自己走到她爹身前, 她回想着各种电风扇的结构, 不知道能不能让将作监做一个靠拉绳转动的风扇。

结构上应该不难。

清思殿的后廊中架起了纱橱, 在李馥看来, 这就是在后廊面对庭院的一面加装了一道碧纱回廊。后廊靠近殿内的一侧则放着冰鉴, 打扇的内侍就立在冰鉴背后。冰鉴中的冰块被雕刻成各种形状, 李馥刚才打扇的时候,身前的冰块就是一朵半开半闭的莲花。

李馥走到她爹跟前, 皇帝示意身边的高力士为她上了一份冰碗, 李馥跪坐在牙席上,手里有一勺没一勺地吃。

“是樱桃啊,有奶香,和宫里的方子不一样呢, 我猜是玉真姑姑送来的。”李馥咂了咂嘴,铁口直断道。

“……你对御厨的手艺是摸透了啊?这都吃的出来?”李隆基无奈地承认,“确实是你九姑姑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