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开元公主搞事日常(10)

作者: 烟云一盏 阅读记录

呃,怎么能说是不能转弯呢?令狐监丞头顶黑线,但他又觉得公主说得没错,和现在的四轮结构一比,那些用马力强拖着过弯、每次都要蹭掉一层地皮和轮子的大车,可不就是不能转弯么……

第5章 开个车

令狐监丞在李馥的启发下,终于发现了他们将作监立功的契机,于是兴冲冲地敲定了将作监继续开发四轮马车的事。

尤其要注意载人的舒适性和外表的华丽庄严。

李馥很高兴,这意味着她不必再多废话,将作监自己就会积极主动地推进这件事。

而且开发方向还和她的目的如出一辙。

说完这件事,已经习惯了在公主面前发表意见的胡匠户突然插话,他说:“公主,其实在梁官人过来之前,小人也做了这么个东西,公主看看能不能用吧。”胡匠户的语气期期艾艾的,但他黝黑的脸上却挤出一个腼腆却又有些自豪的微笑来。

哦?李馥有些期待,她点了点头,便看见胡匠户一溜烟地跑了,又很快呼啦啦地跑了回来——同时出现的,还有他身后紧跟着的一个大木筐子。

等老胡走近了,李馥才仔细看清,那个木筐底下是两大两小四个小木轮,被老胡拉着的那一头有一条横杠一般的把手,方方正正的木筐在老胡轻松的拉动下跑得风驰电掣——而且看上去要命的眼熟。

这不就是超市的小推车么!?

老胡,你可真是个人才!

小推车看着挺亲切,但李馥很快冷静了下来。

因为这玩意的用处实在有限。

想了想,她先表扬了胡匠户一句:“挺好,在平地用来运东西最合适。”

胡匠户一听这话,果然先喜后忧,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脸,说:“小人也发现了,这个推车虽然省力,但也就在平地上用处最大了。”

李馥打量着这个推车,推车方正规整的车斗让她想到了别的东西,“却也不一定,”她想了想说,她指着推车把手的地方,说:“这里可以装把手推着,也可以改成一个钩子,”她又指了指车斗后头的板壁,“而另一个同样的车斗这里再装上铁环,一节节车斗这么连接起来,就可以在轨道上跑了。”

“哦,轨道就是铺两条木轨,轮子两边也订上木片,让轮子能恰好卡在木轨上滚动,如果运的东西多了,地面也要做硬化,木轨下还要垫上枕木……”

“不过轨道马车的话,车斗的前轮也不必转向,原本的固定轴就可以用,连接上还能更牢靠些,轮子也不必一大一小……不过铺轨道的工程就大了,不知和修路比起来哪个更省些,应该先铺一些短距离运量大的……”李馥及时打住,没有脱口喊出矿山和码头几个字眼来,她不是不知道有轨马车最早就被应用在这些地方,但她要是直接说了出来,就有点太妖孽、太不像一个长在深宫的公主了……

她目前为止的表现还可以用特别聪明来解释,但要是对从没见过的东西都表现得极为了解,这可就有些不像话了。

好在在场没人注意到这一点,他们都被李馥的描述引入了沉思。

他们不是在将作监呆了多年的官员,就是一辈子浸淫木工手艺的匠人,要么就是虽然看起来和木工机关没有任何干系,但偏偏就醉心于各种奇技淫巧的基层小官,而且四轮的运力优势他们不仅是知道,更是亲手实践过,所以,虽然还有些细节不明,但他们一下子就意识到了公主这个想法中的重点。

那就是——运量大、速度快!

“码头、漕运。”第一个喊出标准答案,却不是李馥以为的梁令瓒,而是同样经验丰富的令狐监丞,他不仅仅指出了轨道在码头短距离转运中的优势,更是提出了一个特指——“漕运”。

李馥眉毛一抬,心中恍然大悟,发现这才是长安人会关注的角度。

众所周知,长安和洛阳是大唐的西京和东京。而不那么众所周知的是,每年春天,在长安城中的皇帝和王公贵族、文武百官都要进行一次浩浩荡荡的大迁移,到东都洛阳去住一段时间。

在来大唐之前,李馥只觉得这大概是他们吃饱了撑的,在来了之后她才发现,这不是他们吃饱了想活动,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吃不饱……

这时候的水运水平有限,漕运越不过三门峡砥柱,从南方来的漕粮运到洛阳就是极限了,再之后的路程需要靠陆路运输,而陆运的成本高、速度慢。有时候往年储备不足,青黄不接的时候长安粮食不够,于是即便贵为天子,也只好带着一堆人一窝蜂跑到洛阳去“就食”。

现在正是二月底,李馥她才刚从洛阳蹭吃蹭喝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