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70)

野猪太大,花了四五个小时才卸完,猪头本不想要,可强子听说了硬让他妈来抱回去,说拿花椒大料卤一下解解馋。四个猪腿,两大扇排骨,连同两百多斤的瘦肉,第二天天没亮就背到镇上,搭拖拉机进城。

一路上,同车乘客都问一筐一筐的是啥。

“猪肉。”

“非年非节的咋还杀猪了?”

雨桐和舅舅对视一眼,笑而不语。

到农贸市场的时候,太阳刚出来,正是赶早市的点儿,人山人海。又遇到以前卖鸡枞时借秤的老人家,正好可以把摊位支在她旁边,中午端一碗面请她就行。

林雨桐仗着人小,不怕丢脸,大声吆喝:“卖野猪肉咯,又香又有营养的野猪肉,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

张灵坤嘴角抽搐,这外甥女……也不知怎么想到的这么多词儿。

但很明显,效果不错。

许多老头老太被吸引过来,“小姑娘这真是野猪肉?”

“爷爷奶奶你们看,这么红这么多的瘦肉,还有这个皮色,昨晚趁着天黑打到的,你们可以割两斤尝尝,难得的野味儿呢。”她现在白白净净,五官属于大方明朗型的,一板一眼说话就像个小播音员。

无端的令人相信,跃跃欲试。

有识货的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真的野猪肉,天天吃家养的,咱今儿也换个口味儿。”

“怎么卖的啊?”

“腿肉两块一斤,排骨两块二,其他一块八,大骨头一块五。”

“骨头咋还卖这么贵呀?”

“这头四百斤大野猪生长周期至少四五年,它的骨头所含钙质特别多,家里有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拿回去熬汤喝,比吃钙片还好呢!”胡诌八扯,林雨桐脸不红心不跳。

“这倒是,野生的比家养的好多了。我家那小子这半年个子窜得快,得给他补补。小姑娘,给我来四斤排骨,五斤大骨。”

“好嘞!奶奶稍等一下啊。”家里带了分肉刀来,张灵坤手下准头很好,说割四斤,就绝不会割三斤八两。

这个年纪的老头老太都有退休工资,也不缺这几块钱,多个一两二两的也不介意。很快,排骨和大骨就抢完了,瘦肉也卖了大半。

“叔叔也可以买只野兔,很鲜呢!”

直到此时,围观众人才发现肉摊子下有两个竹箩筐倒扣着。里头是积攒的十二只野兔。断断续续被奶奶喂了不少玉米面,长得膘肥毛亮。

都是成年兔子,个头差不多大,雨桐直接按十块一只的价格卖。有了野猪肉的铺垫,大家都相信他们的兔子是野生的,很快就一扫而空。

不到十二点,摊子上就只剩几斤肉了。

“走,先吃东西去。”张灵坤大手一挥,剩下的就拿回家自个儿吃,或者送人也行。

刚点好面,林雨桐就控制不住内心的好奇,扑闪着大眼睛问:“舅,多少钱?”

张灵坤爽朗大笑,“你先猜猜看。”

“三百?”

“再猜。”

“四百?”

“再猜。”

林雨桐心道,外婆她们都说了,净肉加一起有两百一二,顶多……“四百五。”

“哎呀舅舅你就说吧,急死我了快。”

张灵坤再忍不住,在她头顶揉了揉,“噗嗤”一声笑出来,“一共六百二呢,傻丫头。”

林雨桐惊讶得闭不上嘴巴,这……这……也太多了吧?都抵林老二两个多月工资了!她以前咋没发现钱这么好挣?

吃过两大碗牛肉面,俩人不约而同的决定要去逛逛,这次的野猪虽然是张灵坤打的,但多亏林大伯帮忙,张灵坤知道直接给钱姐夫不会接受,就“投其所好”。

上花鸟市场给他买了五十株各色果苗,和专门种果树的肥料营养土,终究见识广,阅历在那儿,倒是比雨桐想得周到。

林雨桐老脸一红,自己以为买点儿果苗就能赚钱,要真这么简单,那岂不遍地是黄金?她羞愧地转头,不敢与舅舅对视。

不防却正好看到一个银色的圆溜溜的东西,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她不适应的用手挡了挡眼睛。

“别看,这是卫星接收器,担心刺眼。”

“我知道,能看电视呢。”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这东西在农村普及率很高,几乎每家一台,能接收到很多电视频道,最开始国外的成人节目、境外新闻都能看,后来因为境外势力有意煽动的缘故,渐渐的就只能看国内频道了。

张灵坤一顿,“桐桐知道?”

林雨桐眨眨眼,赶紧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节目屏蔽掉,“嘿嘿,我也是听说的。”

“听谁说?”

张灵坤也只是随口一问,没等她回答,又自言自语:“城里都兴用闭路电视,这东西放山区可能会有市场,但会安装的人不多。以前,我们队有个军校毕业的兄弟,特会玩儿……”可能是涉及到军事机密,他摸摸后脑勺,住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