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68)

“用手。”

老教授看了一眼他修长的手指,若有所思。最有天赋的工程师不是会用机器和设备,而是能在没有任何设备的前提下,徒手操作。他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后几十年会不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精尖设备,但有天赋的人却只有这么一个。

有了他的评判,剩下几个队显得意兴阑珊,老人家随意看了看,都按操作流程给了分数。

最终,荣安队以高出一中队三十分的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

孩子们高兴坏了,男生们只会说“浪哥牛批”,女生也用星星眼看着少年,林雨桐也不例外,她从没发现,一个人执着于某件事时,可以忽略周围所有的声音。

她发现,沈浪真的很有天分。他对结构建筑的结构,甚至物体,有一种异乎常人的好奇……与热爱。

赛事规格高了,奖品自然水涨船高,荣安队以团体第一的成绩拿到了一千元奖金,林雨桐以个人第一的排名拿到了八百元巨款。王校长很满意他们的表现,额外奖励“力挽狂澜”的沈浪三百元……饭票。

是的,荣安就是穷到这地步,连几百块奖金都无法兑现,只能用饭票打发他们。荣安偏安一隅,全镇不把教育当回事,成绩拖后腿,县里也不把他们当回事,往年的各类竞赛活动都是自动略过他们。今年要不是杨乔顺人熟,可就错过了拿大奖的机会。

没一会儿,老教授亲自把沈浪找去了,一群孩子跟着校长和老师下馆子。

算上沈浪,六个学生,三名老师,一个司机,点了八个家常菜,以肉为主。林雨桐还喝到了重生以来的第一口饮料,充气的玻璃瓶装“香槟酒”,一口下肚,甜丝丝透心凉不说,还“咕噜咕噜”冒气泡儿。

“大家尽管吃,饭菜管够,学校付钱,不够再加啊。”王校长挺着大肚子,意气风发。

可终于让领导记住他了,说不定明年还真有希望调回来。越想越喜欢这群学生,拍着杨乔顺肩膀道:“小杨啊,那个沈浪家不是经济困难嘛,以后咱免了他学费和书本费,你这当班主任的可得上点心啊。”

杨乔顺应下,这孩子真的让他意外,跟林雨桐一样,都是不可多得的好孩子。

趁着开心,他悄悄跟雨桐道:“上次的事我问了,机密谁也说不准,让你舅舅谨言慎行,以后若真……绝不会亏待他。”

是不会亏待,上辈子有一股神秘力量把张家老小接到城里,给车给房给工作,五个表妹全进了重点高中……可舅舅却没能活到享福的时候。

想起舅舅的遭遇,获奖的喜悦也被冲淡不少。下午四点半,沈浪才归队,虽然没说什么,但所有人都发现,少年不一样了。

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就像埋在烂泥里的珍珠,被人洗干净一般。耀眼,闪亮,自信。

面包车将他们送到学校门口,跟同学们告别过,雨桐心事重重往家走。加上县里和学校的奖金,自己的小金库接近两千块,说多不多,跟盖房子需要的巨款比起来只不过杯水车薪。可说少也不算少,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了。

这笔钱放手里也不会涨利息,做点啥比较好呢?

“姐姐!”

“桐桐表姐!”

弯弯绕绕的山路里,隐约能听到有人在呼唤。林雨桐回头,又啥也没看见。

直到五分钟后,一个气喘吁吁的小女孩小火箭似的追上来,“桐桐表姐,等等我。”

“大丫怎么是你?”

“我爸爸帮我转了学,下午开始上学啦!”小姑娘穿着她以前的旧衣服,书包也是她送的,真是可爱又漂亮。

“你还这么小,万一不认路走丢了咋办?”

“我记着呢,爸爸教我,上学跟大孩子一起,放学就追着太阳走,不会错。”小胸脯高高挺起,跟只小孔雀似的。

雨桐爱极了她这模样,揉揉她又黄又细的软发,“行行行,咱们大丫最厉害。”

谁知小姑娘却嘟起嘴来,“姐,我不叫大丫啦,我爸给取了新名字,已经找警察叔叔改过来了呢。”

以前儿子儿媳都是傻的,张家老两口又不识字,上户口时人问孩子叫啥,他们只会说小名,“张大丫”这名儿一直用了好几年。忙完搬家迁户口,张灵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几个闺女起名。

张雨慧。

张雨静。

张雨涵。

张雨凌。

张雨爱。

从林家这头的“雨”字辈,单名字就能看出来,他对五个闺女倾注了多少爱。

“呀!爸爸哪里来的兔子?还有孔雀?好漂亮呀!”刚到门口,大丫,哦不,张雨慧就兴奋着冲上去。

林雨桐看着舅舅手里的动物,也奇怪。陈家坪虽然靠山,动物确实不少,可村里人谁也不傻,都知道野味儿好吃还能卖钱,哪里轮得到别人捡,他才来四五天,怎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