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243)

荣安本地的闭上眼睛,不忍直视。这可是十五岁就敢杀继父,十八岁考上少年班的浪哥啊!

果然,楼下又传来“砰”声。

王小东从走廊探出脑袋,“爸,让他们滚。”也气得牙痒痒。

这两个不知死活的阳城人,平时跟电子厂有点小小的业务往来,他本就好结交朋友,遇到这有心吹捧的,一来二去就开始“称兄道弟”。本来这次接亲没请他们,是他们不知从哪儿听说,自个儿腆着脸来的。

哪知道,自己“来都来了不好意思再让人回去”的麻痹大意,就闯下这么大的祸。

这俩王八蛋要是真把桐桐怎么着了,浪哥还不得吃了他?

想想就头皮发麻,“爸你们还愣着干啥?”

几个大叔心领神会,推推搡搡“扶”起俩人:“怎么这么不小心,大喜的日子,快起来。”

“就是,怪没眼力见儿。”

好在今儿办喜事,院里地板上铺了厚厚一层青绿色松毛,踩上去软软的,两个二流子屁股着地,不然不死也得残废。

“哎哟,这可不行,我腿动不了了,我得……啊,别别别,我自个儿来。”

人是被大家伙齐心协力把他们弄走了,可氛围却有点微妙,大家都不敢再招惹雨桐,她周围方圆三米内形成一个真空层。沈浪把西服披她肩上,“送你回去?”

雨桐摇头,虽然被摸到的一瞬间恶心,但大仇得报,她又舒坦了。才不要看人脸色,径自靠他怀里,“不是说回不来麼?”

可他的西装上还别着“伴郎”花儿呢。

“毕业,就回来了。”

“啊?!”

沈浪被她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不好意思的轻咳两声,“答辩过了,毕业证和学位证师兄帮我寄回来。”

“不是,不是要六月才毕业的吗?”

沈浪忍不住敲了敲她脑袋,“傻。”

“我怎么傻了?”

沈浪搂搂她的肩,用尽全力一般,“以后都不出去了。”

雨桐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低下头把眼眶里的湿润逼回去,“好。”

虽然有不愉快,但这一场婚礼空前的盛大,宾客如云,张灯结彩,对待跟着自己创业的第一批元老,老林系的左膀右臂,林雨桐从来不小气,给星月送了一套房,给王小东一辆车。

以她个人名义赠予的,与公司资产无关。

一对新人红了眼圈。这么多年感情,已经不是金钱能衡量的,可金钱……谁又会不喜欢呢?

反正,在这一天,所有荣安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跟着林总干,亏不了。

第118章

沈浪回来了。

沈浪毕业了。

林家上下高兴不已, 乔大花“阿弥陀佛”几声, 摸着他胳膊这儿看看, 那儿瞧瞧,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回来就好, 省得吃不惯洋鬼子东西。”林大伯拍了拍后生肩膀。

张灵芝拐了老公两下,“胡说啥呢?”

“对对对,那工作落实没?”

所有人看向他,一眨不眨。他是整个荣安镇“读书改变命运”的典型, 仿佛知道他工作落实情况, 就能进一步佐证这个恒古不变的真理。

沈浪轻咳一声, “应该是华科院, 下个月去报道。”

大家不懂华科院是什么级别的单位,只关心:“是正式工吧?”

“一个月多少钱?”

“在华都吗?分配宿舍不?”

若是别人,沈浪怕是早已不耐烦这般刨根问底,可林家人不一样啊,这是他一辈子都会当作家人的人儿。“正式工, 一个月大概几千块吧, 但有项目提成和奖励,前一年在华都,以后会回来。”

似乎是为了说服某人,他重复一遍:“嗯,一定会回来。”

老太太松口气,“阿弥陀佛,可算是出息了。”又忙净手, 去沈浪母亲牌位前上香。

去年,是他在国外待的第四年,可怜罗美芬身后没个添香火的,乔大花主张把她接进家门,单独设个小祠堂,每逢初一十五添油上香。当时沈浪在国外红着眼圈发誓,以后他们就是自己的家人。

此时,他也跟去小祠堂,跪在母亲牌位前,一言不发。

当年牙牙学语的他跟着母亲跨越大半个华国,就为了在这儿给他安个家。现在好,他有家了,她也能安心了。

大家都默契的不去打扰,只在堂屋商量过年的事。张灵坤和秦天一最近在省城,只有周末才回家,张家两老带着五个孩子,干脆拢着林家一处吃,每个月给点生活费。

“考完期末考,大丫跟你姐上市里买年货,顺便可以去大梅那儿玩几天。”

几个孩子一听能去市里玩,都争着要去“帮忙”。一个说要去看电影,一个说要买玩具,一个说要逛书店,还真难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