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191)

张灵芝特意留出一半来,用干净的玻璃罐装好,“爸妈,你们每天清晨泡水喝啊,能通便。”

三位老人乐得合不拢嘴,“不用不用,我们要喝找大亮割去。”

张灵芝这几年历练出来了,不再是以前那啥都好说的老好人,“就这么说定了,几个孩子剩下就够吃了。”说着让强子回家提一只刚宰杀好的土鸡来。

眼看着大哥和小舅子挣得盆满钵满,三叔三婶也不甘落后,别的头脑他们没有,也干不了,宰杀活禽倒是可以。尤其三婶,不止嘴巴厉害,手脚也非常麻利,几分钟就能宰只鸡,还给包把毛褪得干干净净,内脏处理得也非常讲究。

在白云山买活禽的城里人,直接指着选定哪只,三叔负责逮,三婶褪毛,一只收人五块钱,一天下来也能挣不少。

村里也有人家眼红,让他们帮忙宰杀帮忙卖的,按一般土鸡价格游客也能接受,他们每只能得六块钱。所以,三叔家压根不缺鸡。

很快,强子抱来一只快七斤重的大公鸡,已经处理干净了。

张灵芝用蜂蜜调了盐巴、生姜、胡椒、花椒、香叶各种配料,均匀的抹在鸡身内外,腌制在冰箱保鲜层里……鸡太大,还险些塞不进去。

听说要做蜜汁叫花鸡,一群孩子眼巴巴守在冰箱跟前,每隔十分钟问一次,“鸡腌好了没?”

“还要多久?”

“可以开始生火了吗?”

大人们被一群小馋嘴弄得哭笑不得,勉强腌制两小时赶紧抹上厚厚的蜜汁酱料,用芭蕉叶包裹起来,再糊上一层泥土——开烤。

太阳越来越大,慢慢的从正当空往下爬,眼看着就到饭点了,一家老小哪还有心思吃饭?直接扔几个红薯土豆进火堆里,先垫垫。

看火苗正好,强子又回家拿了鲜肉来,串成小肉串,抹上孜然……不过瘾,又提了两条杀好的鱼,就着炭火,大家吃起了烧烤。

直到新闻联播看完,火堆熄灭,沈浪挖出烫手的烤鸡,敲开泥块……又甜又香的味道扑面而来。

孩子们七手八脚抢腿的,抢翅膀的,不亦乐乎。到最后,居然发现少了一只腿,五丫人小动作慢,揉揉鼻子,“呜呜,妈妈,这只鸡鸡只有一条腿腿,好可怜。”

林雨桐嘴里那口鸡腿肉咽不是,不咽也不是,只能使劲瞪了某人一眼,她也没想到他居然第一时间给她撕了只大鸡腿……也不嫌烫啊!

关键还丢人,跟孩子争吃的。

沈浪摸摸鼻子,不动声色看了大人们一眼,见他们没注意这边,才小声道:“以后腿给你。”

林雨桐红了脸,她想起不知在哪儿听过的话,最幸福的女人就是一辈子吃鸡腿长大的。

只要桌上有鸡,腿就一定是她的。沈浪确实做到了,哪怕是烤鸭,也得先把两个腿给她,包存志和何秋菊笑话过很多次。

“翅膀也给你。”眼前多了只冒热气的金黄色鸡翅膀,翅根翅中翅尖俱全。

另一边,传来了五丫委屈巴巴的哭声,“这只鸡鸡好可怜,只有一个翅膀!”

第094章

引过来的蜂子很快适应白云山气候环境, 将将学会采花蜜的时候, 春节来了。

今年经济条件好了,整个陈家坪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子,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欣鼓舞。平均每户宰杀一头年猪,土鸡腊鱼更是成了桌上的家常便菜。

林家“大手笔”的杀了两头年猪, 平均每头四百多斤, 一共卸出七百多斤肉来。两个猪头全烧了用糯米粉腌成腊猪头, 和着酸咸可口的萝卜条,抓一碗上桌, 每人能下两碗面条。

猪下水该吃吃,吃不完就给几家相好的送去,最后基本全送了三叔家。

四只猪前脚全制成腊的,知道桐桐爱吃, 张灵芝决定俩人走的时候给塞到背包里去, 他们还不知道沈浪已经买了房子,只让桐桐带去华都后找家餐馆加工,给点人工费啥的, 行个方便。

四只后腿则全腌制成火腿, 涂上厚厚的盐巴, 正用磨盘压血水呢。

剩下六百多斤纯肉, 灌了几十根香肠,挂满整个三口阳台,剩下的量搁别人家那肯定吃不完, 可搁林家,大伯说了,孩子们爱吃,尽着他们吃。

三兄弟跟着寡妇娘,从小没吃过啥好东西,肉在他们眼里几乎是神圣一般的存在,肉代表了富裕,代表了爱。

爱孩子,就给他们吃肉吧。这么多肉,够他们随便吃的。

全村两百来户人家,只有张家跟他们一样杀了两头,理由也是一样的——五个闺女爱吃就杀呗。

雨桐到家两天才反应过来不对劲,“奶,雨薇呢?她们放假应该比我早。”可能是双胞胎的心灵默契,一直没见着她,觉得缺了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