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女主的矮小黑妹妹(177)

简直意外之喜!

林雨桐大手一挥,直接订了两千张,小哥手里没这么多存货,说好先付一千五百块订金,剩下两千五待东西全到后再付清。

通过一番交流知道,小伙子名叫刘华,居然是华都大学本科毕业。要知道,能考上华都大学的外地考生,可都是各地高考前十名,甚至省市状元啊!

想不到他平时在外贸公司当白领,周末和下班后还能来中关村卖盘……这不就是妥妥的未来某电商大佬雏形吗?林雨桐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要说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最大的改变是什么,那就是电脑网络普及带来的电商异军突起,以及随之带来的支付方式改变。她真怀念当年只带一部手机就能出门的日子。

嗯,好像想到什么。

接下来几天,雨桐又主动要求沈浪带他们上卖手机、电子产品的地方逛了逛。华都不愧是华都,在荣安只有座机,拿部小灵通都是土豪的年代,华都已经有了真正的手机——支持华文的翻盖机,想用手机不用再学英语。

能拍照!

而且还是彩屏的!

带蓝牙的!

虽然不是所有功能同时出现在同一部手机上,但也足以让她欣喜——手机时代就要来了。

除了保住奶奶的身体,林雨桐从未如此时一般激动和庆幸过,自己的重生是如此的及时。

这几年随着荣安教学水平的飞跃式提升,优质生源涌入,别的县镇甚至来荣安租房陪读的,高素质人口增长不少。同时,书屋一间,图书馆一座,全镇民众文化水平大大提高,又有沈浪卖出去的“小锅盖”帮助大家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大家手里有了钱,对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也就上来了。

她敢肯定,只要能带回去,卖盘绝对能在荣安兴起一股热潮。而手机……镇上有信号也能用,只是村子大多数用不了。

陈家坪能用,是因为地势高,正对对面的信号塔。

第二天,收获满满。两部摩托罗拉,三部三星,五部lg,因为沈浪有师兄就在内部工作,以2300的均价拿到这批“奢侈品”。

买了手机,沈浪又带他们上华都大学经管学院转了一圈,先来认认地儿,下个月就要过来了……当然,没人认为她会考不上。

沈浪实验室离不了人,已经请假陪了他们一个多星期,大家两地玩了半个月也该回家了……带上五百张光盘和十部手机,先到省城转一圈,知道在省城没有三千块以下的手机,心里有了底儿,再转回阳城。

大家也不忙着回家,先在市里找买家,一口价3300,卖出三台净赚三千块,毕业旅游的一切花销就赚回来了。

第087章

何秋菊虽然啥也没说, 可一路上忧心忡忡, 就怕自己花了好友的钱还不起,现在一看,三台手机就把吃喝玩乐全抵消了,对好友的佩服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桐桐脑袋到底装的啥,能不能传授一下?”

“传了也没用, 咱从小跟她一处长大, 也不及她一根小手指。”王小东嬉皮笑脸,“咱们只要跟着桐姐,桐姐有肉吃咱就能有汤喝。”

“是吧桐姐?”挤眉弄眼, 以前是雨桐,后来跟着沈□□桐桐,现在要发财就是桐姐了。

自从初二合伙开书屋开始, 林雨桐就不知不觉成了小团体的主心骨。连何秋菊也知道, 跟着桐桐就能吃肉。

“吃肉算啥, 这次咱们干票大的。”

她眼里有两攒小火苗闪闪发光, 小伙伴们知道,这是好友的信心和野心。

“怎么个大法?”

雨桐指指背后的编织袋, “就放书屋卖, 十块钱一盘。”

“啥?十块?!”三人异口同声,王小东直接跳起来。

他们刚到班车站, 周围人来人往,都被他们吓了一跳,纷纷躲开。

“喂, 你小声些。”林雨桐恨不得捂住他那破嘴。

“不是,咱进价不才两块嘛,怎么能卖这么贵?都翻五倍了。”这不抢人嘛。

雨桐成竹在胸,“五倍算啥,言情剧十二,偶像剧十五。”

三人大惊失色,“那岂不是翻了六七倍?”虽然这么多光碟他们也花了运费,可几十块运费跟卖价比起来,也微不足道啊。

“人无我有。”

现在没有别的娱乐方式,对于好看的电视剧,哪怕重复看几遍也不腻,况且中途不会插播广告,想从哪一集看就从哪儿看,比守电视机前可方便多了。但放眼整个荣安镇也没有一家卖光碟的,就是阳城市也没有,省城书店有看到过,但价格昂贵,普通农民根本消费不起。

独家生意意味着可以垄断。

制定好价格,又分门别类摆放好,何秋菊和蔡星月负责看店,一个收钱,一个找碟,王小东或是补货,或是搭把手打扫卫生啥的,每人得一成半的利润,剩下五成半则归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