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658)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装满棉花的地排车,在供销社收购站的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白天黑夜都有人等着。为了早一天卖出去,晚上也舍不得回去,在队伍的旁边打地铺。

好歹守上一夜就能排上,交上棉花就能领到现钱。人们拿着成沓的大团结,满眼里都是笑。

人均二亩夏棉,光霜前花就能卖150多元。七八十年代,农村家庭人口多,那家没四五个孩子。六七口人的家庭,光是卖棉花,就能收入近千元。

一季小麦,够两年吃的。卖棉花的收入,比原来十几年的收入都高。好多人拿着钱,都后悔今年种的棉花少了,打算明年尽量的多种。

大伙都在议论,说种夏棉收入是高,就是霜后花太多,影响种麦,剥棉花也忒费工夫,要是能提前半个月就好了。

群众的呼声很快就传到了政府里,有关部门很快行动起来,提高夏棉霜前花的产量,成了政府部门特别是农科部门的头等大事。

霜降过后,小麦种上了,棉花也不急着剥了,地瓜萝卜到了收获季节。地瓜种的少,还是夏地瓜,人们很少有晒地瓜干的,碎地瓜都送到粉坊换粉条。

今年的粉坊开的多,去年周楼的粉坊,成了人们的领路人。大家有样学样,各村的粉坊,大部分承包出去,个别也有买断的,今年都恢复了生产。

周楼的粉坊已经打出了名声,今年的生意特别的好,人们舍近求远,十几里外的村庄,都有来换粉条的,收的地瓜比去年的多了一倍。主要是今年人们的生活好了,不仅舍得多换粉条,而且稍带着要些粉皮。

红英舅妈的父亲,有了去年的经验,早早的招了十个帮工的。打完粉子后,接着做粉皮。

来韩屯的人流多,大伙都从周楼村路过,听说他们的粉皮质量好,就顺路买上一些。回去吃过都说好,接着给别人捎。

尽管没有大的客户,他们生产的粉皮,不出村就卖了出去,时不时的还会脱销。越是这样,名声越大,大伙都喜欢要周楼的粉皮。

红英的父亲还真是实诚,要粉皮的再多,他始终按照传统的工艺进行,保持了粉皮的质量。也有来找他代销粉皮的,全被他一口回绝了。

也正是由于他的坚持,周楼的粉坊口碑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最后发展为洪城县的龙头企业,张集公社成了享誉全国的手工粉条专业镇。

第512章 小偷村

洪水退后,韩屯村就行动起来,从堤外拉土,把出村的路垫了起来,这次垫的是村前的路。

把附近村在韩屯上班的工人,都利用起来,货车和拖拉机一起开动,装的装卸得卸。

从早上六点开始,干到晚上六点,一天连干十二个小时,中间吃饭都是换班,人轮换着休息,车辆连续开。大家干的都带劲,没一个偷懒的。

因为大伙都知道,只有路通了,他们才能去韩屯上班挣钱。

这次垫路,韩屯可是下了本。把干石灰粉掺在土里,在河务局借了两辆履带式拖拉机,反复的碾压,路基特别的结实。

有车又有人,五天以后,路终于垫通了,韩屯的和石庙的水面也隔开了。

说起水面还真是好笑,大水退了以后,韩屯打鱼,一网下去,捞上来的鱼,大的三四斤,小的也有半斤多,最少十几条,多的一网能捞五十多斤。

可是石庙村的水面,能打上来2斤重的,就算是大的了。最多能捞十来斤,有时候一条大鱼也没有。

他们村的人奇怪的说:“这是啥年头啊,连鱼都嫌贫爱富,知道往韩屯跑。”

其实这也不奇怪,鱼儿跟着水流走,韩屯和平城县交界处,隔着条生产堤,大鱼喜欢在水底活动,到这里就被拦住了。

再说了,有了生产堤的阻挡,水流在这里变缓,水底相对平静,适宜鱼类生长,韩屯的水塘里鱼自然多些。

路通了,一切就顺了。来韩屯卖猪卖小麦的人,又多了起来,加上各村的服装厂,韩屯村恢复了以往的热闹劲。

甚至比原来还热闹,来韩屯交手工活的多了。特别是滩区的妇女,她们看到韩屯村的情况,都羡慕的不行。

“都是滩区的村庄,看人家韩屯村干部领的,再看看咱们,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整个滩区的村庄,还真的是惨。天气冷了,窝棚里兜不着热气,睡到半夜,就能冻醒。

于是家家户户挖地窨子,地下挖一米深,上面再搭上窝棚,周围从亲戚家拉车秸秆围上,住宿做饭都在里面。

虽然潮湿,光线也不好,就门口能透些亮光,但保温好,起码暖和了。

国家的救济,加上做针线活挣的钱,好歹能吃饱穿暖,不过盖房子,一年半载的办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