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253)

作者: 恣悠悠 阅读记录

韩德库家亲戚少,七家亲戚该上供的只有两个闺女,一桌供一般来两桌人。其他的五家亲戚都是馍篮子,最多二十五个人。

丧事用的都是案板桌,一桌最多坐六个人。这么算下来,亲戚就是八桌。

韩德库杀了猪,肉菜富足,他让摆二十桌,自己村里帮忙的也跟着坐席。

执事的不同意,对他说:“这不是您一家的事,咱村里的规矩在那里,您办了下面的就得跟着,还是按老规矩吧。”

“小老妈妈”执意的说:“俺专门杀的猪,光肉就二百多斤,得用了啊。”

韩道伟就说:“要不,咱也跟石庙村里学,他们村办忧事,自己村里的人付散礼,每人2元,跟着坐席。”

执事却说:“咱村跟他们不一样,他们村不是一个姓,付散礼的都是异性,咱都姓韩,咋个办法?”

韩道伟说:“自愿吧,尊重个人意愿。”

和大伙这么一说,付散礼的还真不少,基本上每家都参加了,这样一来,又多了六桌。

亲戚吊完孝,该见的人也都见了。就开始成殓,棺木早就准备好了,倒也爽当,很快就完成了。

第三天才是重头戏,一大早,韩德库就跟着去开坑,他父亲已经去世,就在他父亲坟头的旁边,韩德库画出个大体的轮廓,大伙挖出坟坑。

亲戚来了先吊个孝,等都来齐了就出殡。现在提倡丧事简办,不行扎纸活,没吹响器的,也不看时辰。亲戚多了就晚些,亲戚少了就早些,比原先简单多了。

八个男壮劳力把棺木抬到大街上,停棺开始路祭。路祭才是葬礼的重点,各家上的供在这里摆上,让大伙观看。亲戚在这里行礼拜祭。

先摆主家的供,韩德库领着本家的人行孝子礼,三十六拜礼,韩德库是被人架着,才完成的。

“小老妈妈”作为儿媳,上前破供。自己村里的人都见过,他家上的大供,外村的亲戚不知道。

摆上来就引起一片惊叹声:“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大的供了,老太太有福,摊上中用的儿了。要不说好儿不用多,一个当一窝。”悠悠听的愣愣的,这儿子还能论窝算。

接着就有人说:“好儿不抵好媳妇,还是‘小老妈妈’大气,受了一辈子气,还给老人置办这么好的供,给大家带了个好头。”

接着就是两个闺女的供,她姐妹俩看来是商量好了,都是上的花供。这时,大伙的说法就不太中听了。

“老人算是高寿,走的又急,没用她们伺候一天,就给摆个花供,不值啊。

老二奶奶有名的疼闺女,为了顾闺女,就一个儿还分了家,从自己嘴里省下口粮接济她们。看来闺女不能要啊,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出门的闺女外向。”

接着有人嗤笑:“连这都不明白,闺女婿哭的老叫驴放屁,你们看着俩闺女婿哭的声挺大,就没见掉泪。”

第193章 上大供

俩闺女听着,心里也不得劲,哭的更痛了。大伙又说:“人都没了,哭的再痛有啥用,还不如活着给买块糖吃。”

悠悠听了,心想:这也太彪悍了,明晃晃的打脸,俩闺女今天算是栽了。

接着就是孙女和侄孙女,四家合在一起行的礼,行的是懒九拜礼。

最后是儿媳的娘家,一共来了三个人,也是懒九拜礼,几个都是中年人,非常的稳当,动作自如。关键是人家心里舒坦,村里人里里外外的夸自家妹妹,作为娘家人心里就是舒服。

路祭结束,继续上路。男人在前面领路,“高高三”打幡,韩德库抱着牌位。

棺木刚抬起,韩德库就举起准备好的土盆,摔在棺木前。这就是丧事中的重要环节“摔盆子”,也是儿子的重要职责。

女眷跟在后面哭着送丧,“小老妈妈”今天是累坏了,按照这里的风俗,从棺木出家门到埋进坟,孝子不能断了哭声,不然后辈出哑巴。

人家兄弟多的,还能轮换着歇会,她自己一人,就得一直哭到底,最后嗓子都哑了。要不是俩闺女架着,估计她都跟不下来。

经过老二奶奶的丧事,悠悠算见识了农村妇女的哭功。大多数妇女从进村就开始哭,低着头,用手帕捂住半个脸,这样别人就看不出到底流没流泪。

拉着长腔,哭的抑扬顿挫,和唱戏差不多。“俺的那□□啊,您可疼死俺啦。”

“小老妈妈”从出家门就哭上了,开始是大腔,累了就小调,把自己一辈子的委屈都哭了出来。

“俺的那亲娘哎,您老倒是走的干脆,可把俺们给撇苦了。您这没病没灾的,咋说走就走了啊,哪怕你病个一年半载的,也能让俺尽尽心。

俺知道,您老人家一辈子没相中俺。可这也不能光怨俺啊,俺长就的这个头,没掖着没瞒着。成亲前,您是没见着,可您儿见了,他也没嫌俺个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