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十年代 考军校(221)

作者: 对你的深情 阅读记录

许母听刘香荷这么说,心里满意,但嘴上还说“可不能这么说,你们儿子养这么大,孝顺养老都是应该的。他们结婚以后要是不孝顺,我们都得抽她。”

刘香荷忙摆手“我相信曼丽,她不是没良心的孩子。我和他爹还年轻,不掺合小两口的事,他们结婚以后离你们近,还需要你们多照看呢。”

许父说道“爱军是厂里的技术骨干,曼丽也是培养的年轻干部,他们结婚厂里肯定会分房子。

明年开春厂里正好有一批房子下来,在这之前他们结婚就行。”

王爹试探道“我们家当然是越快越好,娶个媳妇好过年。我娘恨不得这两天就是婚事办了,正好他老人家在家,还能参加孙子的婚礼。”

许家人都摇头“这两天可不行,太赶了,家里什么都没准备。再说,他们小两口住的地方也没有,结婚总得有个新房吧。”

王爱过接道“那这两天能不能让他们先订个婚。我们这几兄弟结婚,人就没到齐过。现在就剩这一个弟弟没结婚,正好我和他二哥都在家。结婚不赶趟,那就先订婚。这也不需要准备太多,两家亲戚坐一起吃个饭,认识认识。”

王爱国都这么说了,许家人也就同意了,订婚宴就定在三天后,在王家村举行,到时候许家人都坐车过去。

说完这事,就开始说聘礼。张子萱那时候,王爱国给了自行车、收音机和家具,还有101块钱的聘金。但是这些东西都是王爱国准备的,王家人并不知道。

王爱党就跟不用说了,直接在部队结婚,细节家里都不知道。

到了王爱家的时候,王家给在镇上买的房子,打了32条腿的家具,还有50块钱的聘金。

王爱军这里又不一样了,现在王家生活条件好了,而且许曼丽是厂长的闺女,要是给少了害怕人家不满意,给多了又怕三个儿媳妇有意见,所以王爹和刘香荷昨天晚上商量一宿,也没想出具体给啥。

现在只能先听许家都有什么陪嫁了。

“我们家,有两孩子,他哥已经结婚了,现在就剩曼丽了。你们给什么我都让她带回去。然后我们在给准备一台收音机、像个箱子,六床被子。还有些别的东西。”

王爱国见他爹娘没开口,他就接道“许叔叔,箱子就不用了,我们家给打成套的,箱子什么的都有。

我们在给一台自行车、一块曼丽带的手表。另外在给聘金101块钱。这聘金我们几兄弟都是一样的,也不好变……”

许家一听这么多东西,超乎他们的预期,当人没意见。

这次见面十分顺利,两家你情我愿,都满意对方,婚事很快就说定了。

说完正事之后,许母对着王爱国就热情了许多。开始因为闺女的事,许母还很克制,怕表现太热情人家轻视她闺女,现在婚事都说好了,许母才释放热情,对着王爱国嘘寒问暖,问东问西,让王家人侧目。

许家知道怎么回事,对许母这样也挺无奈的。最后还是许父打断了许母的热情,对王爱国说“你这次去湘湖军区,帮我带封信给朋友。”

王爱国一听就知道人家许父是帮自己打开人脉呢,不然打电话或者邮寄又可以,哪用得着自己。许父有意帮他,王爱国也领人家的好意。

“好的许叔叔,您放心,我一定把信带到。”

许父起身去书房,拿出昨晚准备的信给王爱国“他叫魏林,是湘湖472师的师长,也是我的老战友,你到那里提我他就知道。”

王爱国恭敬地接过信,妥帖收好“您放心,我一定带到。谢谢您。”

出来后,刘香荷拉着大儿子问道“爱国,你说那么多东西,咱家哪有?自行车得要票,还有手表,子萱她们都没有,就给曼丽,这不是让她们闹矛盾吗。”

王爱国看他娘真急了,忙安抚道“娘,买东西都是爱军自己掏腰包,您准备聘金就行。

子萱和二弟妹、四弟妹聘金少的或者没有的,您就给补上,在和她们说明情况。

至于给的东西,那就都是自己挣。反正大家工作之后也没都把工资给您,想给媳妇什么的,就靠自己能力呗。”

刘香荷听儿子这么说,放心了。聘金给几个儿媳妇补上,钱还是有的。她虽然不管钱,但是家里有多少钱她心里还是有数的。

“那听你的,回去后我和几个儿媳妇说。”

王爱国搂着他娘,往前走“娘你放心吧,没人计较那么多的,您这几个儿媳妇都不是小气的人。再说,要是有人不满,您就让她找自己男人去。”

刘香荷闻言笑了,锤了儿子一下“没听说娶媳妇这么容易的,我有你们这几个儿子,也是省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