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妃之路(重生)(18)

作者: 礼钺 阅读记录

李汝宓点头,“多谢殿□□恤。”她想了想,又起身叮嘱道:“夜深露重,殿下出门时记得多添一件衣服。”

“好。”宇文攸望着她笑笑,转身快步走了。

李汝宓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先是松了口气,慢慢又紧张起来,皇上到底是什么病?这个时候传齐王进宫,说明皇帝的病情很严重,若此时皇上有个好歹,那形势对自己就太不利了,因为赵王已经有了子嗣,自己的夫君齐王才刚成婚,她可不想再因为这个缘故重蹈上一世的覆辙。

皇上生病的消息传入府中,前院的乐曲就立即停了下来,先还有丝丝缕缕的音乐声传来,此刻整个齐王府都安静了,只闻远处街上打更之人弄出的动静。

外面静了,李汝宓心里却乱极了,她望着窗前的烛台出神,默默为远处皇宫中的那位杀害自己外祖父全家的帝王祈祷,祈祷他还如从前那般,再活十年。

如果他现在就死了,齐王和自己的下场可想而知,哥哥也逃不脱被杜氏陷害的命运,还有母亲,她还在乐浪,她一定还在等着与自己团聚吧?想到母亲,她就忍不住眼酸,她真的太久太久没有见过母亲了。

这一夜李汝宓睡得极不安稳,一时梦见皇帝驾崩了,一时梦见母亲被继母害死了,甚至还在梦中哭了起来,以至于寅时末起床梳洗时,眼睛有些微红。

本朝的规矩,新妇成婚第二日要拜见公婆,天家也不例外,她因起迟了,早饭也来不及吃,卯时初刻便坐上车,前往宫中给景皇后请安。

景皇后羊氏是今上的发妻,母家是颍川望族,又是齐王的生母,身份贵重,不同一般。李汝宓令人通报后,便在坤仪宫外跪了下去,等待召见。

作为婢女的李汝琴与潘氏跪在李汝宓的侧后方,后面又雁翅般跪了一群婢女,尽管众人已跪了小半个时辰,却依然屏气敛神,不敢懈怠。

李汝宓跪得久了,身上的冠服又重,不觉脖子发酸,她微微地活动了一下脖颈,一瞥间,但见天色已大亮,碧空如洗,宫殿巍峨,一轮红日正从极远处的东山后升起。这是一天中的开始,却是一年的尾声,因为殿内的木叶已自飘零,宫人们正忙碌又有序地执帚打扫。

李汝宓记得景皇后是个慈善的人,上一世,她跟齐王刚成婚时,皇后待她也是很亲厚的,一直到后来两人不和的传言闹得满城风雨,景皇后对她才冷淡了一些,但始终也没有对她恶言恶语过。今天是怎么回事?为何迟迟不召见自己,难道是昨晚皇上病倒,她侍疾辛苦,今天起迟了?

又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正当李汝宓等得不耐烦时,终于等来通报的宫人。

李汝宓随着宫人进殿,跨过门槛时,遥遥向上望了一眼,只见景皇后穿着家常袍子,歪在殿中榻上,手里轻轻揉搓着一只狸花猫,听见宫人的回禀与李汝宓的请安,她连眼皮也不抬一下,只管跟身旁的女官说话,“阿花近来瘦了,你让他们多用点心。”

这般闲适,没有丝毫疲态,更不像是起迟了的样子,李汝宓心中更加纳闷,只听侍立在皇后旁边的女官陪着笑脸道:“奴婢何尝不是跟那两个妈妈这样说的,那也得她肯吃才行啊。”

景皇后抬头看了那叫元芷的女官一眼,“莫不是病了?”

女官元芷道:“找医婆瞧过,不是病,前些时候天太热,说如今天凉快就好了,才好贴秋膘。”

李汝宓静静地跪在殿中,起初只当景皇后说什么人,末了才弄明白人家谈论的是猫。

景皇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低头搓弄着那只猫。

女官元芷看了一眼殿中的李汝宓,提醒景皇后道:“娘娘,王妃还跪着呢。”

景皇后松开怀里的猫,元芷忙弯腰抱在了怀里。

“你起来吧。”景皇后打量了李汝宓片刻,慢慢开口道,眼中带着几分疏离。

李汝宓谢过恩,在旁边婢女的搀扶下,站起身来。

景皇后淡淡地道:“桃符怎么没一起过来?”

桃符是齐王宇文攸的小名,这个李汝宓是知晓的,她遂含笑回道:“殿下昨晚进宫侍疾,儿臣早上过来的时候,殿下还没回府。儿臣就独自过来了。”

景皇后做恍然大悟状,“是啦,你瞧我都忘了。”

听父亲讲,皇帝近来身体大安,每天临朝,从无缺席。听府里人讲,皇帝昨天还在宫中赐宴百官,贺齐王新婚之喜。从景皇后脸上,也看不出丝毫忧虑之色,那昨晚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皇帝“病得”还真是蹊跷啊。

李汝宓心里这样想着,脸上始终挂着笑意。

景皇后四十出头,风致犹在,略显丰腴的体态更显出一种富贵气,她在坐榻上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默了片刻,又徐徐道:“听闻前些日子你去了一趟白马寺,路上可有什么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