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妃之路(重生)(116)

作者: 礼钺 阅读记录

城中乱糟糟的,李府里倒算安宁,自从被围城、侍卫都被李寔带走后,李汝宓便有条不紊地组织府里所有家丁轮班巡逻,李霁虽然在淮南出生,但出生后从未见过这种状况,起初很害怕,这两天也慢慢胆大起来,跟在姑姑身后帮些小忙,小大人一般,倒是陆宛,毕竟官家小姐出身,从来顺畅,没有经历过波折,到如今还是每天忧心忡忡的,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

这日李汝宓正在厨房里指挥丫鬟们把新蒸出来的馒头装进竹篮里送到城上去,小桃快跑着来说:“小姐,城外传来消息,老爷与贼军交战时落马被擒了,夫人听说消息后直接昏厥过去了,你快去看看吧。”

李汝宓手中还拿着一个热馒头,闻说馒头掉了下去,滚到了桌子下面去。她当即拔足就向前院跑去。

李汝宓跑到陆宛房中的时候,陆宛已经被丫鬟婆子们掐着人中救醒了回来,李霁在旁边默默垂泪。

“嫂子,哥哥现在情况不明,你好好带着新晴在家等着,我去城上看看情况。”李汝宓扶着陆宛的胳膊说。

“你去城上?那里在打仗,太危险了。”陆宛已经没了主意,惶惶然脸色苍白。

“没事的,我又不出城,就是去看看情况,或许消息有误,哥哥又回来了呢?”李汝宓尽量宽慰着陆宛。

陆宛心头慌乱又害怕,默默点点头,眼睛在屋子里转了半圈,看到一旁站着的李霁,向他哭着招手说:“新晴,你过来。”

李汝宓见嫂子搂着侄儿哭,可这个时候她也没时间劝她,交代了屋子里丫鬟两句,匆匆出门去了。

(转)

且说宇文攸奏折送上去不等批复就先离开齐国向许昌去,藩王如此行事,实乃朝廷大忌,身边一干小臣自然是劝了又劝,怎奈宇文攸不听,众人也无法可施,只好愁眉苦脸跟着他一起上路。谁知门走了两天的路后,宇文攸像忽然改了主意,这日傍晚在驿馆歇息时,吩咐众人道:“今晚在此歇息,明日我们改道去一趟淮南。”

众人寻思,去淮南绕一圈大概可以等到奏折回复了,虽然贸然离开封国也属于违制,好歹恶劣程度比进京又轻一点,看来齐王是被大家说动了,殊不知宇文攸一开始就打定了要去淮南的注意才提前出门的。

侍卫元七从外进来,听说后一拍脑门道:“殿下,刚才下官跟驿馆里的官差交涉时,听到他们说淮南又起叛乱了。”

宇文攸神色一凛,“叛乱?什么时候的事情?”

元七道:“就这几天吧,淮南的邸报是前天中午的时候经此处送往许都的。”

宇文攸沉思一瞬,“这样,你让大家吃完饭早点歇息,我们天不亮就出发去淮南。”

元七忙道:“那里兵荒马乱的,殿下还是别去了吧,或者等朝廷援军过来了,一起去?”

宇文攸听他说朝廷援军,忽然又想到了一事,道:“朝廷援军哪有那么快赶来,最近的,最近的是襄阳驻军,可等朝廷文书调动,大军过来,也要几天了,这样,我先带人赶过去,你现在就回齐国,把国内可以调动的人马都带过来平乱。”

元七只觉得自己刚才不该多嘴,哭丧着脸说:“不是小人贪生怕死,殿下贸然调兵,没有朝廷的指令,是为违制,回头定然会被人参奏的。”

宇文攸道:“管不了那么多了,回头有人说三道四,我会向父皇说明情况的。你快去吧。”

元七知道劝不住,答应一声,转身快跑着去了。

第59章

淮南常生战事,大概世代在城里居住的百姓已经司空见惯了,所以如今大兵围城,倒是没有生什么乱象,家家关门闭户,街上人也不多,李汝宓快步往城门方向奔去,偶尔还能看到几个送粮送水的杂役。正走着,一侧巷子里奔出一人,叫住了她。

李汝宓站定回头,看见叫她的人是卢缺。

“你?”

“我避开敌军潜进来的。”卢缺解释说。

难怪,李汝宓点点头。

“说好来府上教习那天我临时有事走不开,后来就听说冯其围城了。你怎么在这里?”

卢缺今天的话似乎格外多一些,李汝宓道:“家丁来报说哥哥带兵迎敌,落马被擒了,我想去城头上看看。”

卢缺皱了皱眉,“李大人出城迎敌了?”

李汝宓道:“应该是的,哥哥此举,实在有点草率。”

卢缺道:“我和你一起去吧。”

李汝宓点头,两人遂一起往前走去。

城头上的情况却比城内凶险很多,金戈声、厮杀声、甚至咒骂呼痛声四起,护城河外皆是乌压压的敌兵,箭矢如雨射来,卢缺护着李汝宓走上城垛,好容易找到李寔的一个副官,那副官认得李汝宓,向她道:“这里凶险,小姐快回府上去吧,这不是你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