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极品女知青(124)

作者: 鸩离 阅读记录

现在是月初过了,副食店也不会供应什么新鲜货儿。

曲红梅盘算着,他们从岩门大队搬家的时候,把往年的工分兑换成了粮食,分了一半给石头爷孙俩,他们还剩五十斤左右的粮食。

吃一个月不成问题,曲红梅就把票都收了起来,打算下个月月初,再和肖承国的粮票拿上,一起买粮食。

折腾了一整天,两个孩子都累了,煤球送了过来,曲红梅也没那个心情做饭。

肖承国便去食堂打了饭菜回来,今晚的伙食儿不错,有红烧肉和小鸡炖芋头,蒸的三合馒头,还有一份大骨冬瓜汤。

两个孩子都挑肉吃,不喜欢吃芋头,曲红梅就问他们:“咋都不吃芋头,不好吃吗?”

“滑腻腻的,跟鼻涕虫一样,难吃。”佑佑苦着一张脸说。

小英则说:“妈妈,我想先吃肉,一会儿再吃菜。”

曲红梅无奈:“随你们吧,吃饱就成,我也不拘你们吃啥菜,自己掂量就成。”

这时代的孩子们基本都不挑食,因为根本就没什么东西吃,家长们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们营养不全。

肖承国打的饭菜是全份的,份量多吃不完,曲红梅把剩余的饭菜都装进盒子,打算明天早上当早餐吃,到时候饿极了的小英姐弟俩,不吃也会想吃。

第52章

这天一大早, 天刚擦亮, 曲红梅就洗漱好,给一家子人做了饭菜, 让肖承国一会儿把两个孩子领给同院儿的万大奶奶照看一个小时,等她去钢铁厂递教了报名表,就回来答谢万大奶奶。

这时候的人们大多是双职工, 有些职工没有父母,或者分了家, 老人家不帮忙看孩子。如果要上班,或者要去办什么事儿,一般都托付给左邻右舍照看, 回头给点粮食或者别的什么谢礼儿就成。

这时候的人们大多心地善良淳朴,孩子们都是放养模式,一个家庭里面,少则两三个孩子, 多则七八个孩子, 这么多孩子都是大的带小的, 基本不用大人们操心,帮忙照看邻居家的孩子也没啥。

万大奶奶就是万婶儿的婆婆,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 虽然年纪大, 但身子不错,万家四个小孩子都是万大奶奶一手带大。

万家家境不甚富裕,不过万家的四个孩子都穿得干干净净, 行为举止都十分礼貌,跟孙秀满家的六个孩子天壤之别。

曲红梅想着万大奶奶就在家里带孩子,她出去应招工作,一会儿肖承国也要上班,两个孩子还没到开学的时候,放他们自个儿在家里不安全。

昨儿就跟万奶奶说好了把孩子给她看一会儿,万奶奶答应了,曲红梅昨儿就送了几个红薯过去当谢礼。

钢铁厂离家属区有大概大半个小时的路程,曲红梅不认识路,肖承国本来想骑自行车送她过去的,曲红梅心疼他昨天搬了家又去忙工作,忙到半夜12点才回家,想让他多睡一会儿,自己便拎着一个手袋出了门。

好在钢铁厂很好找,出了局里,附近大半的职工都是钢铁厂的,全都穿着湛蓝色的工背厂服,曲红梅跟着他们一起走,就找到了钢铁厂。

新年刚过没多久,大家都在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一路过去有很多工厂门口都张贴着崭新的大红纸招工告示。上面写着招的工种,还有招工人数。

很多没有工作的年轻人,或者乡下来的人,想看看有什么职业适合自己做,几乎每家贴了招工告示的工厂前都挤满了人。

当然人最多的,自然是钢铁厂。

钢铁厂不同于其他厂,它是国家支持的大厂,里面的待遇福利都比其他厂好,比如工资和粮食都别的厂多上几块钱,各种福利比如糖票、肉票、工业劵等等都比别的工厂多。

钢铁厂一般不招人,招人不管什么职位,大家伙儿都想应招,就把钢铁厂门口招工的位置挤了个满满当当。

曲红梅应招的是会计,这个工做一般人做不了,她也不着急,慢悠悠的在后面排队。

等轮到她的时候,她指着墙上贴着招工告示,对负责招工的人说:“同志,我来应招会计。”

周围吵吵闹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一瞬,大家都知道会计比工人们的工资高,福利多,但相对应的是,事情也比较多,而且需要高学历,最低高中文化起步。没有那个学历的人,是想都不敢想。

负责招工的人是一个穿着黑色中山装,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看起来四十多岁,像是厂里领导的人。

他带着两个小年轻,在招工告示下方摆了一张桌子,负责收拿报名表。

他抬头上下看了曲红梅一眼,说:“同志,这个岗位需要城镇户口和高中以上文凭,你学历证明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