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皇妃邹妤传(37)

作者: 田胜胜 阅读记录

“‘水月’?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提到水月,便不得不说那‘镜花’,这实在不算什么好名儿。”

“那娘娘的意思是?”薛公公心里一惊。

“依旧让她叫那‘妤’的单名,你待会儿便去那秀女坊传旨,就说是本宫赐她的。”

王皇后此话一出,薛公公吓得跪地:

“娘娘!此事不妥!‘妤’这字乃是皇上钦赐,水月那丫头至微至陋,哪里配和那未出世的小公主同用这名字?”

王皇后摇头:

“本朝典籍,从未记载有名为‘妤’的公主,既是如此,便谈不上什么‘钦赐’不‘钦赐’,我是顶喜欢这名儿的,与其闲着,倒不如‘物尽其用’,这也算本宫对这姑娘的一点心意,一份恩典。”

薛公公瑟瑟发抖,依旧不敢:

“娘娘如果执意这么做,只怕皇上会雷霆震怒……”

王皇后浅笑;

“让他怒吧,让他疯吧!让他诏告全天下,他给他正妻头胎所取的名字,是这么个女名儿……”

“娘娘执意这么做,等于是把老奴杀了!”

薛公公哀求,皇上定会知道这旨意是他下达的,倘若迁怒,那么他马上便会将死无葬身之地!

王皇后静静地,并不说一个字,然而那眼神却是不容置喙。

传旨皇帝会大怒,不传旨,王皇后会大怒。薛公公只感觉自己头皮发麻,手上握了顶烫手的山芋。

薛公公似乎明白王皇后的心思。想来,王皇后心里还是怨恨万历皇帝的,当初王皇后怀孕,直到小产,万历皇帝始终都没有尽过一天丈夫的职责,而是依旧在那郑贵妃的宫殿里流连忘返。他在孩子还未出生时,便草草地赐下“妤”这个女名,后来孩子没了,他甚至没有提这孩子的追封与名号。

如果当初这公主活下来,那么她现在名字该是“朱轩妤”,年纪,也该和妤儿是一样大的。然而她终究是消失了,翻翻万历皇帝的子孙族谱,这个从在娘胎里就不被待见的孩子,彻彻底底地在人间蒸发了。

他当初是怀着嫌弃,起下“妤”这名字来的,既是如此,那么她也不必把这名儿视为珍宝。

薛公公苦苦地劝着;

“娘娘,古话说得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娘娘与皇上这么多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有什么过节,说开了便罢了,何必要闹得不可收拾呢?娘娘嫌皇上有所冷落,可是皇上毕竟还是给了娘娘媖公主,那可是咱皇宫里的嫡公主呢!”

王皇后皱着眉头,然而神色已经有所缓和,似乎是被薛公公的话所打动了。

皇帝他当初“例行公事”,给了她媖儿,那些时日,他们倒是的确有一段小小的温存的……然而当她生下朱轩媖后,她慢慢悟出了万历皇帝的意思:万历皇帝是要让她在这今后的岁月里,陪着这个孩子来过活……

“相敬如宾”?他们之间,如今也确实只是那“宾客之道”了。

王皇后如此一想,不免得有些暗自神伤。她毕竟还不是对万历皇帝完全无情,似乎有了动摇的念头,薛公公见到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心里不免暗喜。谁料一个声音不合时宜地传来:

“娘娘,王恭妃和大皇子求见。”

此刻正是王恭妃和大皇子朱常洛早间觐见的时刻。一个宫女得了消息,进来禀报。

薛公公心里暗说不好,王皇后一向是不喜欢王恭妃的,此面一见,王皇后心里对万历皇帝的恨,会再次燃起,真要如此,自己刚刚辛辛苦苦劝的话,就全白费了。

那王恭妃带着儿子朱常洛进来,母子俩都是粗布的衣服,极尽窘迫,他们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跪下:

“嫔妾参见皇后娘娘。”

“儿臣参见皇后娘娘,祝皇后娘娘身体康健。”

二人叩拜。

王皇后的心里闪过一丝悲凉。

皇上并不钟情于自己,她晓得;郑贵妃得意洋洋,她认了;多年来,她仿佛一只装扮华丽的架子,戴着满头的珠翠,穿着如丝如云一般的锦缎丝绸,人人都得跪倒在她的面前,对着她那华美的衣冠,恭恭敬敬地,像是拜祠堂上的泥偶一般地,叫自己一句“皇后”。

她早就是半个死人了,郑贵妃嚣张跋扈,那就由她去,她累了,已经不想再与这些事情有什么纠葛,她安慰自己,她自知姿色不如人,再怎么打扮,也不可能美过那郑贵妃去。可偏偏就在她几乎已经认命的时候,万历皇帝做了一件让她崩溃的事儿。

皇帝临幸了王选侍。

这件事被揭露,仿佛平地一声雷,整个皇城都哗然了。

王选侍是太后宫里的宫娥。她年岁很大,可以说是鸡皮黄脸,看着让人作呕,然而皇帝却与这样一个女人有了瓜葛。常言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王皇后梦寐以求却不得的孩子,那王选侍轻而易举地就有了——只是一次,那个贱婢便怀上了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