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的故事还没结束(53)

作者: 姜晓 阅读记录

梁成一愣,才想起那个大行李箱。“你回美国开会?你之前为什么说不知道去多久呢?”

“娜姐决定一年内退休,跟总部说愿意花一年培养下一任好顺利交班,她还推荐了我接班。总部还有几个人选,所以索性召集我们都回去“竞争上岗”。有好几轮面试和谈话,我也不知道自己能走到哪一步。反正完事就回来了,总不会超过一个月吧。”魏冉说着也有点心虚,毕竟自己还年轻,刚从研究组调出来,经验不足。

梁成听了心里总算安稳了,还好自己想的没错,魏冉不是受点委屈就跑的人。她是有正事,有好事要去办。想着美国那么远,梁成还是有些心疼,“那你一路上好好照顾自己。不舒服就要赶紧说,找人帮你照顾你,别怕麻烦人。你出了国门我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你要及时给我报平安啊。”

“嗯,放心吧。我在总部工作了五年呢,朋友同事老师都在那附近。不用担心我。娜姐给我定的头等舱回去呢。我一定至少每十二小时给你发次微信。有时差又是长途,我就不给你打电话了。你也要给我报平安才行。”梁成点点头答应着,拉着魏冉的手亲了亲。俩人因为马上要分别心里都酸酸的。

魏冉小声嘀咕,“你躲了这么多天,你不想我么。”

梁成低头深吻着把她压倒在沙发上,用胳膊撑着自己的身体小心地控制着距离不压着她肚子,腾出一只手来拨开她脸上的碎发,温柔地问她,“我的傻丫头。你想我了么。”魏冉点点头,“我是太想你了才给你打电话的。不是打错了。”

“小骗子。”梁成的眼神温柔如水,轻轻吻着魏冉哭的已经有些红肿的眼睛。如果不是怕伤着她,真是一刻也不想等便要立刻把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梁成小心翼翼地把媳妇抱进卧室。

温柔的夜里,春光旖旎。

第22章 回家

中美往返的国际长途魏冉已经坐过无数次了,这一次却是尤为艰难。不只是因为自己怀孕了生理负担重,也是因为有了梁成,心理感受彻底改变了。

人真的是奇怪的动物。以前在美国生活的时候,魏冉也会想念父母,想念中餐,想念说中文的环境。可是在美国独居久了,生活习惯跟父母差异太大,对国内为人处世的规则也都不再熟悉,反而是更习惯美国的生活方式。

之前的十年里每次探亲结束回美国的时候,魏冉都无比开心,因为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里。记得那时候知乎上经常会有出国的人还想不想回国之类的讨论帖出现在魏冉的推荐列表里,魏冉想也不想都知道,自己不想回国。想来可笑,那时候最可怕的噩梦就是签证出了问题或者机票出了问题回不了美国了。现在魏冉潜意识里担心的都是自己离梁成越来越远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到了美国后,魏冉虽然很快调整了心态自然地回到了“美国模式”,还是有好几次无意想起跟梁成在家的点点滴滴,莫名就红了眼眶。魏冉在微信上跟梁成汇报自己的心理变化时坚持强调自己是因为怀孕了才变得如此多愁善感。梁成听了倒是很开心,这个小女强人终于还是被自己软化了。

魏冉其实至今也没有完全学会国内的生存技能。美国生活的那十年是她作为学生的最后五年和刚开始工作的五年,对她性格的塑造和为人处世的习惯养成有决定性作用。此前她在国内的生活经验大多是在父母身边或学校里,几乎没有学过国内成人世界的基本规则。梁成从刚在一起就意识到魏冉的不同,后来也时常发掘一些魏冉跟身边大多人不一样的习惯。

比如魏冉对规则和界限的尊重,经常让梁成这个军人都佩服甚至汗颜。魏冉说她妈总是嘲笑她被美国惯坏了,生活能力很差还很娇气。比如魏冉常常不记得买东西可以砍价,排队很怕跟前面的人站太近,更不会插队,对排的乱七八糟的队很反感,别人如果离她近一些她就会躲开或者表达不满。她也不喜欢在公共场合打电话或者聊天,办事一定要提前商量好时间和流程,不能到时候再说。连回家走亲戚都要爸妈提前跟她“预约”,否则如果她已经安排了别的事或者决定了要自己在家做事,爸妈突然叫她陪家人或朋友吃饭她是不会去的。

有几次魏冉回家探亲,老魏没提前打招呼就替她答应了饭局等她回家后要她去,她坚决不去,跟老魏大吵了几次,他们才妥协,同意尊重她的喜好和自由。在国外待久了的魏冉也闻不了烟味,闻到烟味就头疼好几天。好在梁成不抽烟。老魏也是挣扎了几年才终于戒了烟。魏冉包里永远有免洗杀菌洗手液和口罩,如果要去医院、车站等人多的地方就会很小心怕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