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衣(1)

作者: 亦未迟 阅读记录

书名:成衣

作者:亦未迟

文案

——一份感情,所求不过,正大光明,长长久久,而已。

短篇《成衣》,刊载于2012年《南风》六月刊。

第1章 成衣(上)

邑城往年的旧历春节,与别处相比,就显得特别的热闹。先不说,走上街去,一串的花爆摊,花架灯,足以扰得你眼花缭乱。就说应着年景,开门第一响的那声鞭炮,虽零零碎碎却也能一直持续到晌午。但这些个都只不过是循着平常的节庆旧俗,全国各地怕也大多是如此。对于这种热闹,邑城的人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可这过年的花样,在邑城这里却大不止于此。邑城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也不知是从哪辈开始,便立下了这样的传统。所谓报吉庚帖压年尾,迎亲合婚镇年首。这样子的习俗,就算是满清灭了,民国也在混混沌沌中迎来了她的第十个年头,邑城大年初一兴嫁娶的规矩,还是得以年年保存了下来。

往年的邑城,一到初一早上,锣鼓喧天,鞭炮轰鸣,宽敞一点的道上,几台花轿连着迎亲的队伍,穿插着走。要是遇见窄一点的巷子,媒人又没有相互沟洽好的话。那可真是狭路相逢。一般是谁都不肯让的,就怕是大年初一的喜气,被这么一让,轻易地给让走了。往往到了最后,弄不好倒真闹出了个笑话。

今年却是奇了,新年头日里的花轿特别的少,倒不是结对的新人要少之于往年,而是整个镇里头的人都知道。徐家,要办喜事了。

这场轰动一时的红事在镇子上闹了整整三天三夜,前来随礼的客人络绎不绝,即便是嫁娶之礼过后,若想要彺这桩喜事上凑一凑,众人却皆少不了费上十足的脑筋,问遍门路。

这一年的头三天,镇上的糊涂人都难得清醒了一回,竟是谁家也没冒头,抢了徐氏一门的福泽。事后,盛传徐家老宅正门前火盆上架着的,昭示着祥瑞吉利的长明火,一直燃到了正月十五里才逐渐熄灭。邑城的早晨,终于又开始稀稀拉拉地响起了喜事的唢呐声。

苏浦路上有一家不起眼的成衣铺。

其实,这家店也算不得是正经地开在苏浦路,只不过是夹在大陆和小街交错的岔道口上,往往还需得客人拐进一条不宽不窄的巷道里,去仔仔细细地寻上一番。或许,这样的描述,才更为贴切些。

店门朝北向着阴影里开着,门还是那种古旧极了的木门,漆红了,一隔一隔地才拼出个稍显简略的门脸。

倒还较真地保存着红木门槛,竖在那儿不高也不低,并不显得十分碍脚,只是和这木门一样,都褪了色,显得恹恹的,没有生气。这样的装潢,谈不上讨喜,但也正因如此,这表面上的气势,的的确确能衬出了,这到底是家上了年头的老店了。

我不过刚迈进去一只脚,眼睛就贴上了对门的玻璃柜直瞧。

笑嘻嘻地走了进去,一个转弯就迎上了来人。好奇心一上来,拽着对方的袖子,便一直拖到了目的地,直奔主题。

方才止步,就翘起食指,戳上了玻璃中央那如若不仔细分辨,就几乎瞧不见的一条夹缝。两块玻璃拼接得刚刚好,十分平整,怕是一根头发丝,都没法子钻着缝里,在玻璃的另一侧冒出个头。

这才看清,这件正堂里的大摆设,并不是随意请匠工打的壁橱,掏空了一面,落了轨,镶上两片玻璃作为拉门就简简单单作罢了的。比起壁橱这么一说,眼前的这抹剔透晶亮更像是细心铺设起来的一个特殊的展柜。

“这活精细啊!来您店里少了,偶尔突袭一下,倍儿长见识呵!”

我怔了怔神,开口夸的却不是眼前这玻璃展柜。

隔着层玻璃,迎着门面挂着的,是一件绛红色,几乎长及脚踝的缎面旗袍。

料子的颜色深,红色虽是喜气郑重,但是从上至下一齐的明艳,倒是显得有几分凝重。老派的衣制风格,并不像后期,为了突显女子身体线条的美感,特意收窄了纤腰。真丝的面料,也因为历尽了年月,显得并不是那样的光泽。

可是我却仍被她所深深吸引。虽不算得是行家,但我还是多多少少知晓,眼前这袍子做工的考究细致。镶嵌滚盘绣,缂丝的图案,手工独特的技艺,尤其针脚线尾的韵致最为难得。

我不自觉地就伸出了手,不过轻微一抚,料子滑得甚至有几分发腻,微凉通透的质感虽刚存在了手上,却早已了然于心。里衬也是极好的,丝绵的质地,最为贴身凉爽。

最另令人惊叹的,倒不是这些。这显然不是一件全新的旗袍,就连款式,在老时候,估计也算不得是什么时髦货。只是……

上一篇:蓝精灵 下一篇:啤酒加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