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软娇小甜妻(36)

鸽子沟和北山村一样,是个二三十户人家的小自然村,在北山村西面一里多的地方。董卓口里的那块地也就是种花生麦子,种菜的话太旱,还离得远。

“二哥,种菜的地你给他们那么远?”董五爹笑笑,“村口不是有一块吗?也不大,给他们种着吧,靠着河有水浇地。”

“村口那块地我要种东西的。”董卓并不答应。

董志兆只是站在地上静静的听着,看来今天是一定会分家了。他余光看着站在自己身后的江珮,所以以后要带着她一起生活吗?会生活多久?分了家,是不是就说明,自己可以随时和她离婚,让她离开?

董大爹咳了咳,中午应该是在这边喝过酒,嘴里带着酒气,“你爹会给你们二十斤黑面,十斤小米,等着玉米晒好了,也给你们分些;菜的话,先一起吃着地里的。”

江珮看着屋里的三个长辈,所以分家,就只给董志兆这么点东西?平日里,他可为这个家出了不少力啊!这家的老人是怎么想的?是觉得分了家,这儿子就不要了吗?

董五爹又道,“二哥,家里有两辆自行车,把那旧的分给志兆吧,他以后出去也好骑着。”

“那辆车子我也有用,小月她们上学出门要骑。”董卓不答应。

“老毕头分家,也给了大儿子一辆车子,咱家有条件,就给志兆吧。”董五爹商量着,心想自己这个二哥有时候上来是真糊涂,难道这个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吗?

董卓一听有些生气,认为老五是跟自己过不去,直接道,“人家富,我穷啊!”

如此,董五爹也有些气,但是又不能明着和二哥杠,只转去看着一语不发的董志兆,“我看老屋的院墙好修了,等着我叫大伟过来帮着你。”

“好,等哪天我上山推些石头回来。”董志兆应道,语气一如既往地平静。

董五爹觉得这个侄子很稳,如果是别人碰上这种事早气炸了。如此,心里就更是觉得二哥偏心董志闻,什么都想留给他。

“山上的石头?”董五爹道了声,“二哥,自行车你不分给志兆,给他一个小推车吧。你家也有两个,留一个就行了。”

“我两个小车都有用。”董卓的倔脾气上来,“那是我好不容易在厂里找的下脚料,找人烧的。”

“二哥,你这样叫人……”董五爹有些生气,“这样行不行,我有个会烧焊的把兄弟,到时候你就找了铁料,我帮你再烧一个小车,行不?”

这时候一直坐着的董大爹开口,“就分一个吧,毕竟前些日子因为志闻的事儿,志兆也没能当成会计。”

董大爹的一句话让董卓无话可说,当时小儿子去了闫麻子家玉米地,后来闹去村委,人家就借着这件事,说董志兆不能当会计。

“二哥你看,老屋的院墙坏了,要用小车出去推石头,你不给,他自己往家抗?”董五爹越说越气,“我家小欣定亲,我还要给她陪嫁一台缝纫机呢?”

“行了,说些没用的。”董大爹一摆手,“就这么定吧,给志兆一个小车。剩下的盘碗之类的小物什,你们自己定就行了,等合计好了,就找天把分家单写好。我还要赶回村里。”

所谓的分家先这么基本定下了。江珮看着坐在西间炕头的董志兆,一语不发,不知道在想什么。她看出董卓是偏心董志闻的,虽然平日里骂的不少,可是关键时候心里最在意的还是小儿子。

忽的,董志兆看来江珮这边,“饿了吧?咱们先吃饭。”

江珮一怔,她本来以为董志兆一定会为分家的事感到沮丧,毕竟董卓做的实在有些过,即便是父亲。没想到,他现在居然想吃饭?而且看脸色也没有觉得受了什么委屈。

见江珮愣愣的看着自己,董志兆不知道为什么,想伸手去捏她的脸,他笑笑,“别发愣啊,你不饿吗?”

饿,都快下午三点了,江珮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我去端上,你洗洗手吧。”

这个冤家说话脆脆的甜甜的,以后带着她一起生活说不定挺有趣的。董志兆看着走出去的粉色身影,心里又泛起另一种淡淡的愁绪,可是人家是要离开的,到最后还不是自己一个人?

对于董卓做出的分家举动,家里的人不敢有别的意见。以至于晚饭的时候,饭桌比平日还要安静。

“你说姜政方家怎么办?”董母开口,“三代了,都是只有一个男丁,这下他媳妇儿又生了个闺女,恐怕他老娘心里堵得厉害。”

没有人回应董母,她兀自说着,“怕是不敢再生了吧?现在有计划生育。”

其实董母嘴上是可惜,但是心里没什么感觉,不是发生在自家身上的事,多半就是看看说说,甚至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