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33)

林若秋不得不红了脸,“陛下惯会取笑的。”她承认自己算得美人,但论起相貌登对,楚镇还是与魏雨萱更相配些。可惜皇帝看不上自家表妹,倒日日找她寻欢作乐,林若秋只好厚颜无耻的接纳这项殊荣。

不一时回到琼华殿中,林若秋就命人传膳,尽管未料到楚镇今日会过来,但林若秋还是贴心备下了几样他爱吃的菜——其实也是林若秋自己热衷的菜色,两人的口味在某方面颇为相似,譬如都喜食甜辣,不得不说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林若秋洗净了手,用竹筷将一道洒了椒盐葱段的松花蛋破开,连着碗碟递到皇帝面前,“陛下请用。”

嫔妃要有嫔妃的自觉,因皇帝往她宫里来得多,林若秋便留心记下了楚镇的饮食偏好,这道松花变蛋是他入夏以后最常吃的。

可今天楚镇无甚胃口,懒懒尝了几瓣便放下筷子。

林若秋察言观色,只得出言打破难堪的寂静,否则这顿饭铁定要糟蹋了,“陛下眉头深蹙,敢是谁惹您生气了么?”

她只是随口一问,没打算楚镇正面回答,可谁知楚镇并不瞒她,反而顺着话锋冷笑道:“还不是朕的亲舅舅,打量朕这辈子都不会有孩子了,巴巴的催朕立邺王为皇太弟呢!”

林若秋:……

她真没打算跟皇帝探讨国家大事,不如您先把气收收?

可楚镇对着谁都无处发泄,便只有到她这儿疏解情绪,林若秋不禁怀疑自己是否长了一张心理医生的脸,她看起来有那么值得信任么?

可皇帝都直白骂出来了,林如秋只好陪他一同愤慨,“承恩公府的人怎敢如此?陛下正当盛年,何愁后嗣无继,这储君之位又岂是他们能置喙的?”

原以为此举能令皇帝稍稍消气,可谁知一席话反说得楚镇愁容满面,唏嘘道:“朕只怕真应了他们所说。”

这却叫林若秋没法接茬了,总不能昧着良心说他一定会有儿子的——事实上就没有啊。

这样静默对坐又太显凄凉,林若秋忽的想起早晨搜到的物事,因从衣兜里将那张方子搜出来,递到对面,“陛下,此物可是您落下的?”

本来她可以装作不知,但皇帝多疑,万一发现那药方挪动位置,或是不慎从绿柳口中泄露出来,反而会怀疑她居心叵测,倒不如老实承认的好。

楚镇脸上微窘,匆匆将字据接过,还恍若无意的瞥了林若秋一眼,似是猜测她是否察觉到什么。

林若秋坦然问道:“这是黄大人为陛下开的医单么?”

楚镇脸色更不忍直视了,只涩声道:“你如何得知?”

“妾在家中读过些杂书,虽不大通,些许几味药还是认得的。”林若秋坦然说道,“其实陛下本不必相瞒,君子坦荡荡,陛下日理万机,乃天下苍生之福,些微隐疾并不会有损您的威严,谁要是敢拿此事取笑,反而真是其心可诛。”

她倒是为楚镇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因为工作太劳碌才累出的毛病,至于实情如何,有什么关系呢?

至少楚镇就很感激她保全了自己的颜面,踌躇片刻后,方叹道:“实不相瞒,黄松年近年为朕调理身子已初见成效,只是……此事终究不足为外人道也。”

林若秋平静放下碗筷,“那便试一试吧,妾愿意助陛下一试。”

楚镇诧异的看向她,“果真?”

林若秋郑重点点头,神情严肃得仿佛要造就一项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其实楚镇能否生孩子本碍不着她什么,不过……比起忽然冒出个劳什子皇太弟,林若秋觉得还是帮一帮皇帝的忙最好。

她既已将皇帝视作长期饭票,总得尽力保住这张饭票的地位吧?否则别说吃饭了,恐怕连西北风都没得喝。

这本来也是互利共赢的事。

第17章 初次

林若秋不是个扭扭捏捏的人,且这种事若不抓紧点办,没准等会儿药效就过了。

尽管如此,她还是如常用了一顿饱饭——不然待会儿哪来力气折腾。楚镇看起来反而有些心不在焉,有一下没一下的杵着筷子,但其实没吃多少东西。

不过他生得那样强壮,想来一餐不吃也饿不死他。从来嫔妃侍寝都是女方战战兢兢,男方则充当软语温存的知心人,到她这里却调了个位置,林若秋竟不知该同情皇帝还是该同情她自己。

须臾用完了膳,林若秋命人将饭菜撤下来,浅浅朝建昭帝施了一礼,“妾先去沐浴。”

楚镇心神不定地点头,“去吧。”

林若秋又开始可怜他了,与其说皇帝夺走她的初夜,不如说她要夺走皇帝的初夜——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呢!

净室的木桶里注满了热水,林若秋舒舒服服的将整个身躯浸泡其中,一面惬意的按捏肩背,一面却支起耳朵留意外边动静:太安静了,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她甚至疑心楚镇是否已偷偷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