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救了命里无子的皇帝(穿书)(276)

红柳犹自愤愤,“娘娘,您得快点想个主意才是,万一让那两位……”

林若秋轻轻摇头,“放心,陛下是不会立皇贵妃的。”

他只不过设法抛出了一个钓饵而已——很快就会有鱼儿咬钩了。

果不其然,才一日夜功夫,赵贤妃就不再去甘露殿中请安了,反倒积极联络家中亲眷,意图让赵将军联合朝中要臣举荐她为皇贵妃。

谢婉玉等到日将正午,还是不见赵采薇前来,大殿中空荡荡的,一改前日热闹气象。

明芳搭讪着端起茶盏,“奴婢再去换些热的来。”

谢婉玉摇头,“撤下去罢,赵氏不会过来了。”

明芳既惊且怒,“就为了一个皇贵妃的虚名,她竟敢同娘娘您决裂?”

若真如此,那赵氏未免太没远见了些。

“怎会是虚名?”谢婉玉轻笑道,“比起遥不可及的皇后之位,自然是一个垂手可得的皇贵妃来得更珍贵些。”

若这个皇贵妃当真是立后的先兆,赵采薇离后位便更近了一步;即使不然,身为位同副后的皇贵妃,日后她在这宫里的地位也将举足轻重,不可撼动。于情于理,她都不愿错失良机,皇贵妃之位自然是要争一争的。

同样的,谢婉玉也不能不争,谁能保证皇帝这一招是虚招,而非真要立皇后呢?而她若有幸坐上后位,自然也容不下一个时刻虎视眈眈的皇贵妃。

皇帝不过撤下了一个大的鱼饵,再换上一个小的鱼饵,便将赵氏的野心重新调动起来,反过来与她对抗。谢贵妃想到此处便不由苦笑,她太知道皇帝这么做的理由了,无非让她跟赵氏两虎相争,好给林淑妃留下一条安全的退路。

可怕的是,即使明知皇帝图谋不轨,她还是只能按照皇帝划出的道走,皇帝对她们每一个人的心性都摸得无比透彻,却只肯给予林氏宠爱与宽容。

何止老天不公,这宫里的天从来就没公平过。

=

林若秋眼看着周遭刚消停了一阵子,如今因皇贵妃一事重新卷起波澜,心中固然有些负疚,但更多的却是快意。就算皇帝此举不太厚道,可赵贤妃若非早有此意,也不会轻易上当,可见她跟谢婉玉的盟约本就是不稳定的,轻易便土崩瓦解了。

而林若秋则获得了暂时的平静,不必担心两位刽子手来向她出招。

为了答谢皇帝的美意,林若秋特意治了一桌简单的酒席,请皇帝来赴宴。自己也换上一身薄纱制成的单衣,香肩微露,颇有春日融融的迹象。要是皇帝不介意的话,她很乐意用肉体来偿还,反正对两人都是享受,她并不吃亏。

席间楚镇盘膝而坐,微睨着她道:“有用时对朕笑脸逢迎,无用时对朕弃若敝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你便是这样对待一位天子的?”

林若秋心道她什么时候敢对皇帝这样使过性子?她可不记得自己有找死的胆量。不过有时候情绪不太好,她总不能对皇帝硬挤出笑脸吧,她又不是卖笑的,那是娼妓的活。

但看皇帝两颊酡红,林若秋料着他有了几分醉意,喝醉的人说什么胡话都能被原谅,林若秋便不与他计较,只软语温存开解一番,又将他衣领稍稍揭开,用热毛巾润泽肌肤,好使酒意散去。

楚镇一手晃着半空酒盏,双眸清亮,似乎醉得不深,“下月朕将离宫南巡,你可愿随朕前去?”

林若秋脱口道:“什么?”

虽说太宗皇帝和先帝爷都南巡过,皇帝还为太子时也曾两次奉旨南巡,不过她总以为那该是朝政稳固的情况下,如今立后之事尚未决议,皇帝就想一走了之,该不会是诓她的吧?

楚镇的模样却不似说笑,反倒认真点点头,“你要不要跟朕前去?”

正常情况下皇帝根本不必问她的,想带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林若秋不由猜测起其中是否有何阴谋,会不会楚镇另择了立后的人选,所以决定带她出去旅游一趟,当做补偿?也好一壁瞒着她,一壁暗中行事。

毕竟南巡一趟少说得费三四个月,这其中的变数可太大了,而等她回来,正好是宋皇后薨逝一年,很可以另立一位新后。若她这几个月里光顾着游山玩水,只怕后宫权柄会被谢赵两位牢牢把持,再想从她们手中夺权,可就难了。

楚镇仿佛看出她的心事,摸了把她滑溜溜的下巴,微笑道:“如何,决定好了吗?你可得想清楚,等南巡回来,说不定朕就不想立你为皇后了。”

林若秋瞪他一眼,这男人心思也忒坏,光会吓唬人。不过,她倒是毫无纠结就做好了决定。

在后宫权柄与男欢女爱之间,林若秋很没骨气的选择后者。比起丧失这一点统辖人的权利,她更担心皇帝身边会出现更合意的新人,却将她抛诸脑后——江南的水土多养人呀,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数不胜数,也许用不着十日,皇帝就能把她给忘了。